唐三藏:饱受煎熬的真僧

评论字数 6324阅读模式

摘 要唐三藏是传统西游故事当中理所当然的第一主角,然而至百回本《西游记》,伴随着作家创作主体倾向的改变,他的位置有所调整,身居悟空之后表面看起来,他性格懦弱、优柔寡断、人妖不分究其实质,他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真僧,慈悲、坚忍、执着,终成正果
关键词《西游记》;唐三藏;真僧
一、位置的调整
唐僧是传统西游故事中的第一主角,这一点毫无争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是志愿者,自愿佐助法师西行,作品的弘佛倾向注定了法师的主角地位《西游记平话》从现存材料推测,也应以三藏为主《西游记杂剧》中第一本整整四出详细演述他的出身故事,第二本四出演述取经前的准备工作,孙悟空直到第三本第九出才姗姗出场,主次之分不言而喻至百回本《西游记》,作家的主体倾向有所转变,由原来单纯地弘佛,追求热闹好看、滑稽调笑,转为展现自己的傲世之意于是伴随着作品主体意蕴的转换,唐僧和孙悟空的位置也来了个大调整,悟空走向前台,唐僧不得不退居二线所以,作品一开头就是整整七回的悟空出身传,一直到第十一回唐僧才登场亮相(世德堂本),他原本极具传奇色彩的出身只被压缩、简化为一首七言诗

灵通本讳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

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恩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68.html

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作陈玄奘

这首诗全部加起来共计168字,不要说比起悟空长达七回轰轰烈烈的出身,就是比照八戒、沙僧,甚至白龙马的出身都有所不如,而这一结果只能归因于他传主地位的失落后来清代出现的《西游证道书》系列,为他单独安排了个出身传(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但此回是否为原百回本所有尚有争议,所以,在百回本《西游记》中唐僧已经不再是第一主人公但是,尽管他不再是传主,却依然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因为他又是取经队伍的指标题材的传统力量使得人人都知道从来就没个孙行者取经之说!孙行者等降妖伏魔,目的只有一个保唐僧西天取经取经任务的完成,必须假手唐僧这一凡夫俗子这一前提决定了唐僧在取经班子中的重要地位第七十七回狮陀国,悟空听说唐僧被老魔生吃,哭向灵山,求如来念松箍咒,回花果山为王便是明证没了唐僧也就没了取经事业自我救赎,证果金身,一切都成泡影

二、性格的表层
唐僧在取经队伍中的特殊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性格身为凡夫俗子的他,与三位神通广大的犯戒妖仙混迹一处,行走在充满艰辛与坎坷的西行途中,这一形象已经超越了历史原型的制约,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作者为他安排了一个特殊的出身 如来的弟子,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取经的重任天然地落在了他的肩上然而尽管他是金蝉转世,却已成了没有丝毫神通的肉体凡胎,这无疑增加了他自我救赎的难度灵山佛子的前身使得他灵性不昧,一心自我救赎,救拔沉沦,念念不忘取经大业;而凡夫俗子的现实身份,又使他的性格中平添了许多世俗特征
小说里的唐僧,首先是个帅气的男人,用佛家术语说是天生一副好皮囊,时尚点说是长得比较酷这一点倒渊源有自,因为远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就有一段关于他的相貌描写

法师形长七尺余,身赤白色,眉目疏朗,端严若神,美丽如画音词清远,言谈雅亮,听者无厌

可以想见,这是一个身形魁梧,相貌堂堂,就连声音也极富男性魅力的美男子这一点到了小说中,无疑又得到了强化小说一再通过侧面描写,反复强调他相貌轩昂,是中华上国男儿,和三个面貌狞恶的丑徒弟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帅得令人眼晕,一边是丑得令人发昏
然而帅气的外表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处,命犯桃花比命犯落江星更可怕,成了他西行取经的最大障碍书中不止一次写到他因为帅气的外表而引起众多异性的青睐乃至垂涎女妖、女人(甚至贵为人间国王),都为他的男色所吸引,迫不及待想把他拉上床去,又是色诱,又是非礼一般女妖们可能更在意他元阳未泄的处男之身,有欲而无爱,所以往往动作粗鲁,表现猴急,非礼的成分多些,令人戒惧,像琵琶洞的蝎子精、无底洞的老鼠精;当然,也有深情款款、暗送秋波的,就像女儿国的国王、木仙庵的杏花精,这种诱惑才更难抵御

因为要不断面临一系列考验,尤其是色欲考验,所以色字在取经队伍中是个敏感话题,唐僧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尤其敏感典型者如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白虎岭上,那个白骨精(白骨夫人)玩弄狡狯,分化了取经队伍,八戒不断进谗,沙僧缄口不言,唐僧火冒三丈,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悟空被逐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八戒的恶意挑拨,而在于悟空口无遮拦的一段话当悟空打死了尸魔所变的年轻女子,唐僧责怪他误伤人命,悟空千不该万不该说了这样一段话

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跋涉,取甚经去!

唐僧听后的第一反应是,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被说中心病了!师徒间心里已生了嫌隙,所以,接下来即便尸魔不再使用诡计,八戒不再进谗,悟空也必然被逐,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半截观音(白鼠精)假变落难美女求救,唐僧不顾劝阻,救下妖怪,行者只是冷笑不止唐僧骂道‘泼猴头!你笑怎的?’行者道‘我笑你,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三藏又骂道‘泼猢狲!胡说!我自出娘肚皮,就做和尚如今奉旨西来,虔心礼佛求经,又不是利禄之辈,有甚运退时!’师徒间的一段对话,暗藏机锋,悟空言语犀利,直奔主题,唐僧顾左右而言他,明显心里有病!
西行一路上,唐僧不得不不断和自己的原始欲望进行斗争,因为师徒四人中他所面临的考验最为严峻,时时刻刻要面对美色的诱惑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观音等变化母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三藏的态度表现很是暧昧,好便是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打仰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元神护道,被白鼠精掠进无底洞,面对前来营救的悟空,他不得不咬牙切齿地发誓我若把真阳丧了,我就身堕轮回,打在那阴山背后,永世不得翻身!试想,若真正心无挂碍,又何必如此做作,如此表白!所以只能说唐僧是心虚气短,是有所思西行一路上他一直没能摆脱这一问题的困扰他对悟空的打压行为,归结起来,明暗多少,都和他的这种微妙心理有关
在色字上,唐僧似乎和八戒可以平分秋色表面上看,八戒每次都比较主动,结果每次都闹了个灰头土脸;而唐僧相对而言比较被动,无形中就给了他更多掩饰自己真实心理的机会,但悟空的火眼金睛实难瞒过,所以,他忌惮悟空,怕悟空的口没遮拦,有伤他的师道尊严,于是动辄猴头、泼猴不离口,甚至念紧箍咒勒掯他最严重的一次,把紧箍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坚忍如大圣,不得不滚地求饶(第二十七回)相反,对待常嚷散伙的猪八戒却多方袒护,要么说他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懵直,要么为他求情,料他以后再不敢了,堪称呵护有加也许只有唐僧才能真切体会到八戒饱受欲望煎熬的痛苦,所以在心底里把他引为同类了吧
唐僧的第二个特点是慈悲严重点说是滥慈悲,整个一滥好人,甚至滥到人妖不分的地步这无意间就给了各色妖魔以可乘之机十世修行似乎没给他带来洞明世事的能力,相反变得迂腐有加就连据说吃后可延寿四万七千年的人参果也没能提高他的智商(五庄观吃过人参果,马上在白虎岭遭遇尸魔,眼睁睁被骗)西天路上诸妖,往往吃准了他这一弱点,使用攻心战术,屡试不爽那白骨夫人先后变化成少妇、老妪、老翁,悟空一眼就看出破绽,唐僧居然还在懵懂之中,加以夸奖西方真是福地!那老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一下子产生了心理的认同虽然妖怪最后没能得手,但却成功地分化了取经群体,伏下了极大的隐患(第二十七回)平顶山银角大王变成受伤的道士求救今日大有天缘,得遇师父,万望师父大发慈悲,救我一命若得到观中,就是典身卖命,一定重谢深恩唐僧马上动了恻隐之心先生啊,你我都是一命之人,我是僧,你是道衣冠虽别,修行之理则同我不救你啊,就不是出家之辈即时命悟空驮他,结果银角用三座大山压住了悟空,将他轻松掳走(第三十三回)山枯松涧的红孩儿假变被强盗吊在树上的孩童,一番花言巧语不知哪世里修积,今生得遇老师父若肯舍大慈悲救我性命回家,就是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唐僧闻言便认了真实,急忙叫八戒解索救人,又使妖怪有机可乘(第四十回)黑松林的地涌夫人扮成落难民女求救,也说不知哪世里祖宗积德,今日遇着老师父到此千万大发慈悲,救我一命,九泉之下决不忘恩!悟空识破诡计,使了个移山缩地法将唐僧强行带离危险地带,可妖怪的一句话师父阿,你放着活人的性命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一下子点中了唐僧的死穴,马上勒马回头救人,把自己送入虎口(第八十回)
其实,只须将妖怪们的谎话逐一对比,就会发现如出一辙,惊人雷同,毫无创意可言它们的欺瞒手段,也无非是变化老弱妇孺者出家人,博取同情这绝对不是作者语言贫乏者说才思枯竭,也不是妖怪计拙,只能理解为唐僧的智商成问题他的慈悲心理几乎每一次都使自己乃至整个取经队伍面临灭顶之灾,但却乐此不疲这一点也许只能从一个佛教徒的心理积淀中去寻找原因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心理模式,蒙蔽了他的灵性,以致有时他的言行有如白痴狮陀岭上,群妖使诡计,假说抬轿送他过山,唐僧居然傻到,对众妖作礼道‘多承列位之爱,我弟子取经东回,向长安传扬善果也’也许在他看来这是佛家宽恕之道的胜利可接下来的事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群妖瞬间变脸,大打出手,他由轿中宾转眼变成了阶下囚!(第七十六回)即便如此,唐僧还是抱定自己的人生哲学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这样,他与除恶务尽的悟空也就难免时常冲突了

唐僧的第三个特点是胆小,而且不是一般的胆小,和三个徒弟比,简直称得上是胆小如鼠行过黄风岭,马前出现一只猛虎,慌得三藏坐不稳雕鞍,翻跟头跌下白马斜倚在路旁,真个是魂飞魄散(第二十回)波月洞见到黄袍怪,吓得打一个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第二十八回)隐雾山前,只望见山峰挺立,暴云飞出,便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第八十五回)类似的情形在书中还有很多,战战兢兢,体如筛糠是唐僧的一惯作派

唐僧还有一个特点是风流自赏,只不过这一点比较隐蔽,不是相应场合,往往藏而不露书中有那么几次写到唐僧吟诗炫才一次是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在宝林禅寺对月抒怀,口占一首古风长篇,颇具代表性,诗云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浑如霜饼离沧海,却是冰轮挂碧天

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临汉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

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面寒无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处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

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无出尘之想,反有故园之思,所以受到了悟空的批评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与四位老者十八公(松树精)、孤直公(柏树精)、凌空子(桧树精)、拂云叟(竹精)联诗,即兴作了一首七律,倒是颇有禅意有趣儿的是第九十四回(四僧宴乐御花园,一怪空怀情欲喜),路过天竺国,玉兔精假变公主,抛彩招亲,打中唐僧,国王设宴款待准驸马一行,席间唐僧按捺不住激情,提笔写下了春夏秋冬四景诗尤其是《夏景诗》黄鹂紫燕啼宫柳,巧转双声入绛帷《冬景诗》炉烧兽炭煨酥酪,袖手高歌倚翠栏皆是俗而又俗,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作为一个有道高僧,似乎颇不相宜唐僧的诗才在某种意义上,暴露了他性格中世俗的一面,是他未能脱俗的表现和前面所说的色相相扰,倒是可以相互补充

当然,如果说唐僧就是这样一个满身缺点的人,那就让悟空将他一棒打杀算了,至少叫妖精把他嚼吃了,让女妖把他非礼了,不去救他,岂不省事得多?说到底,唐僧骨子里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真僧,是值得肯定的人物
三、性格的底里
上面所述唐僧身上的这些缺点,并没有使人物减色;相反倒使得这一形象获得了真实质感,增加了可度,更为感人

首先,唐僧是个凡夫俗子,是一个生理上绝对正常的男人面对无数次美色的诱惑,能够向柳下惠学习,守身如玉实在不容易脂粉不施犹自美的莫贾氏(第二十三回);眉如翠羽,肌似羊脂的女儿国主(第五十四回);温香软玉 春意无边的蝎子精(第五十五回);团团粉面若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的半截观音(第八十二回);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的杏花仙(第六十四回),纷纷向他暗送秋波,他动摇过,彷徨过,甚至心里产生某些不可告人的想法,其实都无可厚非,他是人,是男人,是有血有肉有正常欲求的大男人!可敬的是他没忘记自己是出家人,是修行者,他最终能够保住晚节,抱定取经的念,走上灵山,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救赎!小说邻近结尾,还特意安排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情节,在凌云渡,师徒们上了接引佛祖的无底船,唐僧失足落水,再回头,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第九十八回)这才告别了旧我,彻底地脱胎换骨了!

看到了这一点,人们就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他的缺点了他对悟空的打压政策,如果从一个长辈维护自我尊严的角度看也不难接受;对八戒的袒护,则有利于增强取经团体的凝聚力对妖怪慈悲,也不能全怪他因为他面对的群魔狡诈异常,使的都是极具针对性的攻心战术银角大王变成受伤的道士,用唐僧的话说同是修行之人;红孩儿变的是幼童;地涌夫人变的是弱女;白骨精的三次变化也都是老弱之辈可以说,它们赌的就是唐僧的慈悲,利用的就是唐僧的慈悲,如果唐僧真的视而,反倒不正常了,那样的话,恐怕连读者都会怀疑他西天取经的真正目的了,用妖怪的话说放着活人性命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只有无条件地、甘冒风险地解救弱者,才是真正的唐僧一方面显示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宽博胸怀,不失圣僧本色;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他肉眼凡胎,不辨真伪;同时也给了悟空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至于吟诗炫才,应算是才情的自然流露,为人物平添了几分雅气所以,不论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还是从情节发展的必然趋势看,唐僧都不能没有这些缺点

尽管有缺点,但瑕不掩瑜,唐僧性格的主旋律还是积极向上的,是值得肯定的虽然有时出于各种原因,他责骂过悟空,但吃过大亏之后,还能够接受教训,也会向悟空变相赔礼说,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第三十一回)对于猪八戒也不再曲意维护,甚至责骂有加,在金平府,八戒因贪嘴不愿上路,唐僧一反常态,竟然骂道,囔糟的夯货!莫胡说!快早起来,再若强嘴,教悟空拿金箍棒打你!搞得猪八戒倒一时有点接受不了,自己嘟囔师父今番变了,常时疼我、爱我、念我愚夯护我,哥要打时他又劝解;今日怎么发狠转教打么?看,唐僧经过西天众妖又蒸又煮,又捆又吊,也能分别忠奸贤愚了真是可喜的进步!说西行取经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不假!

总之,唐僧对拜佛求经的目标至死靡他车迟国悟空和妖道斗法,下油锅洗澡装死,国王下令杀唐僧,唐僧那篇祝文实在感人生前只为求经意,死后还存念佛心万里英魂须等候,幽冥作鬼上雷音为求真经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是唐僧性格的主旋律,他做取经班子的领导还是够格的

原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26-29.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刘怀玉.西游记人物画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苗怀明.梦断灵山[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