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妖女魔之人性:《西游记》的世俗性叙事观点

评论字数 6658阅读模式

摘 要妖与魔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前者为中国所固有,后者是随汉译佛经入华的外来观念但是,《西游记》却按统一的中国世俗女性美观念将女妖、女魔和西梁女王一样想象、塑造为中国式的小脚美女其中尤对女魔罗刹女寄寓同情,描写她遭受中国式家庭妇女可能遭受的三大根本不幸,赞她在经藏中万古流名由此可证,《西游记》其实是以统一的世俗性叙事观点,借女妖、女魔之名编撰自以为有意味的世俗女子故事,同时也可证作者的佛学常识极为匮乏
关 键词西游记》;世俗性;叙事观点;女妖;女魔
作者简介王学钧(1950-),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副所长 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西游记》虽然主要以取经故事和佛教、道教形象构成,但统摄全书的基本叙事观点却并非佛教、道教观点,而是世俗观点[1]这一点也内涵于女妖、女魔的故事中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一直延续着说书传统在叙事中,作者的观点与叙事观点尚未分离,作者作为叙事者并不隐藏他对自己所讲述的故事的态度,甚至参与到情节中发表议论,百回本《西游记》也如此因而,叙事观点直接源于作者的知识、观念和价值取向,并贯注于全部情节的叙述之中由于这个原因,也由于缺乏直接资料,研究者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和主题的见解分歧很大,长期处于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状况,难以获得整体认识的确定性因此,笔者认为需要探寻尽可能适合于《西游记》的解读方法,而叙事观点应属一个关键认清《西游记》的叙事观点,对于把握其主题以及作者的人文特征不无助益
一、以小脚为美女妖女魔的共同特点
《西游记》里写了许多女妖,如白骨精、杏树精、蜘蛛精、玉面狐狸精、老鼠精、蝎子精等等女魔只有一个,那就是罗刹女妖的观念原为中国所固有,罗刹女 女魔则属外来的佛教观念但在《西游记》中,无论女妖还是女魔都与世俗女子有一个共同的形象特征 都是以小脚为美的缠足美女
男女关系贯注于人类世俗生活的几乎一切方面,所以异性美的标准是民族文化中的基本审美观念自宋以后,中国缠足习俗弥漫,以小脚为美成为中国女性美的一项突出的世俗特色对此,宋、元以后的通俗小说、戏曲都有明显的表现《西游记》也与此一致,使得女妖、女魔也把脚缠成三寸金莲
例如,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便变成女人,小说写道
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

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第27回)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所谓湘裙斜拽显金莲,也就是裙子的下摆因走动飘逸而不时露出三寸金莲 小脚如果说这是白骨精为迎合中国和尚的审美习惯而变为小脚美女,并非她本身缠足的结果,那么再看其他女妖
唐僧被松树精十八公摄到荆棘岭木仙庵木仙庵还有桧树精、柏树精、竹子精,他们与松树精合称四公他们对唐僧其实并无恶意,反倒雅意勤勤,摄唐僧前来原是为了与这位大唐人物谈禅论道、吟诗唱和,有如古人之所谓雅集唐僧也因而兴致不浅,吟诗一首,引得四公赞赏不叠这时杏树精杏仙闻声而来小说写道

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嘴,绫袜锦拖泥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第64回)

这不是杏仙变化的结果,而是她本身的形象那体态容貌和衣着装饰分明是典型的中国美女 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如此美女,在作者意识中,似乎不能不是小脚 弓鞋弯凤嘴孙悟空无意中看到盘丝洞蜘蛛精在河边嘻戏呈现蜘蛛精的本然体态,都是金莲三寸窄的小脚美女
飘扬翠袖,摇拽缃裙: 飘扬翠袖,低笼着玉笋纤纤;摇拽缃裙,半露出金莲窄窄形容体势十分全,动静脚跟千样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肘膊赛冰铺,香肩欺粉贴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第72回)
陷空山无底洞老鼠精也一样是小脚美女她摄取唐僧后,一心欲与唐僧交欢,不料被孙悟空偷偷看见

发盘云髻似堆鸦,身着绿绒花比甲

一对金莲刚半折,十指如同春笋发(第82回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面对如此美女,悟空不由得担心唐僧把持不住
真僧魔苦遇娇娃,妖怪娉婷实可夸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淡淡翠眉分柳叶,盈盈丹脸衬桃花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绣鞋微露双钩凤,云髻高盘两鬓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含笑与师携手处,香飘兰麝满袈裟(第82回)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这个老鼠精也是一对金莲刚半折,绣鞋微露双钩凤小脚不过唐僧面对如此美女挑逗没有动心,倒是作者动了心妖怪娉婷实可夸他根本没有将她当作妖怪,而是幻想着美女多情含笑与师携手处,香飘兰麝满袈裟

在《西游记》中,罗刹女也居然成了牛魔王之妻和小脚妇行者在洞外闪过,偷看怎生打扮只见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889.html

头裹团花手帕,身穿纳锦云袍腰间双束虎筋绦,微露绣裙偏绡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第59回)

她也是凤嘴弓鞋三寸的三寸金莲牛魔王和中国世俗男子一样,不但有妻,新近还有了外遇,纳了小妾玉面公主那女子怎生模样

湘裙半露弓鞋小,翠袖微舒粉腕长说甚么暮雨朝云,真个是朱唇皓齿锦江滑腻蛾眉秀,赛过文君与薛涛(第60回)

这玉面公主也是湘裙半露弓鞋小,又果然远比罗刹女漂亮,赛过文君与薛涛这就难怪牛魔王移情别恋,不想回家了
西梁女王是女人而非女妖,是外国女人而非中国女子但在《西游记》的想象和叙述中,她其实和女妖、女魔一样,表现为典型的中国美女她既美于昭君,赛过西施,在作者的想象中便理所当然缠足,所以有莲步轻移动玉肢那般动人
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

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

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知斯

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第54回)

可见,以小脚为美源于作者的习惯甚至潜意识他全然没有想到女妖、女魔、外国女王的形象区别,而把她们都想象成中国式的小脚女子也就是说,作者是习惯性地将自己的世俗女性美的观念贯注于《西游记》的人物想象和叙事观点中,只不过借女妖、女魔之名来编撰自己想象中动人的小脚美女故事这便意味着百回本《西游记》的写定者是个浸润于世俗习俗,已经被以小脚为美的文化氛围所异化而习以为常的文人百回本《西游记》虽然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小说,但它的写定者却是从这种习以为常的世俗观点出发,按统一的世俗女性美观念和叙事观点想象、塑造、描写这些女妖、女魔乃至西梁女王的形象
二、罗刹女的爱恨情仇
妖与魔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妖,本是中国固有的观念,指谓超常怪异的精灵《左传·庄公十四年》载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于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2]这个回答虽巧妙,但就其内涵的观念而言,则是以万物有灵论为前提,视万物都可能因人世而兴妖作怪妖既可自作,也就是有意志同时,妖也指女子具有超常的美貌魅力这是另一种指谓《文选》载宋玉《神女赋》近之既妖,远之有望[3]441这里的妖,即指美丽妖艳曹植《名都篇》说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3] 805这里的妖女,则指美女所以,在前一种意义上,妖指谓超常怪异的精灵,上引内蛇和外蛇,实质就是后人所说的蛇精至于其善恶,则取决于它具体的作为
魔,则是随汉译佛经而入华的外来佛教观念,全称魔罗,又称恶魔,意译则指吃人的凶神恶煞,又指在精神上阻碍、破坏善念的欲望如《大毗婆沙论》何故名魔?答断慧命故,常放逸而自害故[4]272b《大乘法义林章》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5]348b佛教以缘起论的观点看待和解释一切,除非通达涅槃,天神也受因果律支配,在六道轮回中因而佛教摒除了神创论,而视众生平等神不尊,鬼不贱,而魔则概指邪恶,不存在中国妖的观念妖与魔的指谓不同,文化内涵各异
孙悟空原是石头所产的石卵,其孕育、生产的过程所内涵的观念就是万物有灵论连无生命的石头也能受能感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结果化为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意志的石猴从文献所载的观念史渊源看,这种观念显然源于以巫术为文化土壤的《周易》,而与佛教无关
石猴尚且如此,一切草木虫鱼、飞禽走兽更不在话下,都能因感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而成精精,称仙称妖,其善恶也取决于它具体的作为所以,孙悟空便既是仙猴也是妖猴,犹如杏仙既是仙也是妖,《聊斋志异》中的各种狐精既可能是狐仙,也可能是狐妖
不过,在一般语境中,依主体的立场,称妖则含邪恶之意,称仙则含尊崇之意,所以后来又形成妖魔一词妖魔即意指邪恶,因为这个词的中心是魔妖魔一词约形成于北宋,如《辞源》即举欧阳修《文忠集》卷三《读〈徂徕集〉》为证存之警后世,古鉴照妖魔这可以在《四库全书》本《文忠集》中看到
显然,在中国观念史上,这个词其实是中印化合,者犹如今人所谓跨文化实践的结果它使妖的观念处于妖魔的语境中,与魔混淆《西游记》所写的妖,便是在这个语境中使用的对于那些各有作为的精,依主体的态度,认为好者,便称之为仙;认为恶者,便称之为妖例如唐僧并不认为杏仙有恶意,所以称她仙小说的叙述语言也称之为杏仙杏仙对唐僧的确没有恶意,只不过爱上了这位大唐人物的相貌、文才,欲与婚配罢了,与欲吸取唐僧的元阳以成就自己长生的道教欲望的老鼠精不同但孙悟空因要保唐僧赶路,才称杏仙为妖
在经典佛教中,罗刹女原指吃人女魔,与中国观念中那些因感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而成的精,从而依仗自己的本领行凶作恶的妖不同唐慧琳《一切经音义》说罗刹娑,梵语也,古云罗刹,讹也,乃暴恶鬼名也男即极丑,女即甚姝美,并皆食啖于人别有罗刹女国,居海岛之中[6]348b又说罗刹娑,梵语也,食啖众生血肉恶鬼神名也,古云罗刹,略也[6]349b玄奘《大唐西域记》对此也有记载,例如所记僧伽罗国的传说昔此宝洲大铁城中,五百罗刹女之所居也恒伺商人至宝洲者,便变为美女,持香花,奏音乐,出迎慰问,诱入铁城,乐宴欢会已,而置铁牢中,渐取食之[7]253-254这只是一种传说,故有变为美女一说研究者一般认为,佛经中的罗刹,原是指古代具有食人习俗的锡兰岛土著
但《西游记》里的罗刹女却不靠吃人为生,而是凭她的芭蕉扇的特异功能与火焰山地区的老百姓相交换而生存火焰山地区虽然酷热难当,但农业生产仍然正常进行,便得益于罗刹女的芭蕉扇卖糕者告诉孙悟空若知糕粉米,敬求铁扇仙铁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诚寸草不能生也于是,孙悟空便要去向罗刹女借芭蕉扇一位老者担忧道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之所以如此,他解释说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他出洞,至此施为(第59回)质言之,罗刹女为火焰山地区的百姓降温、降雨,老百姓得以及时耕种、收获,并向她交纳贡献这恰好是通工易事的社会交换原则,与现代农民花钱买技术、租飞机降雨、洒药灭虫同一原理这就难怪老百姓称她为铁扇仙甚至圣贤了从而,佛教中的罗刹女到了《西游记》中,实际已成了中国观念中的女仙和女圣贤如果没有唐僧取经路经火焰山,她便将继续为这里的百姓降温、降雨而接受供奉,相安无事
这是因为在《西游记》的想象和叙述中,罗刹女实际上是个家庭妇女她与中国一般家庭妇女一样,渴望家庭的圆满与安宁她深怀母子亲情,所以有失子之痛和失子之恨她之所以不肯将芭蕉扇借给孙悟空,是因孙悟空害了她的儿子红孩儿,内心怀有对孙悟空不可化解的害子之仇,她要报仇虽然红孩儿未死未伤,但被迫出家做了和尚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她不仰佛教,自然不关心唐僧取经之事,不愿儿子出家她说得好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第59回)出家人斩断情丝,母子再难相聚,所以《红楼梦》中王夫人因宝玉出家而伤心欲绝其缘故、心情与罗刹女一样如今中国还流行着一首通俗歌曲《常回家看看》,感动了许多父母的心,因为它所诉说的其实就是罗刹女那般的思子之情
罗刹女不仅蒙受了失子之痛,而且还承受着家庭危机她的丈夫牛魔王移情别恋,迷上了玉面公主,忘了自己原有的家玉面公主不但美貌,赛过文君与薛涛,而且还继承了她父亲的百万家私(第60回),正属现代中国之所谓美貌的百万富姐,同时拥有迷人的美貌和巨额财富牛魔王娶她为妾,所获远胜过《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为了财色双收而娶孟玉楼他既迷恋玉面公主,罗刹女也就自然被冷落、忘却玉面公主的条件既十分优越,性格也十分强横、霸道,一心要独占牛魔王当孙悟空向她打听罗刹女,要请牛魔王时,她竟泼口痛骂罗刹女这贱婢,着实无知!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载,也不知送了他多少珠翠金银,绫罗缎匹,年供柴,月供米,自自在在受用,还不识羞,又来请他怎的!这位玉面公主果然有漂亮富姐的脾气,仗着富有,以为只要花了钱就理所当然独占人家的丈夫,罗刹女就应该将自己的丈夫拱手相让可见,罗刹女遇到的这个对手是多么厉害、嚣张,家庭危机是多么严重对此,连孙悟空也愤愤不平,痛骂玉面公主你这泼贱,将家私买住牛王,诚然是陪钱嫁汉!你倒不羞,却敢骂谁!(第60回
孙悟空虽骂得有理,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利用罗刹女思夫情切的机会,变成牛魔王去骗她的芭蕉扇,使罗刹女雪上加霜果然,罗刹女一见这个假牛魔王,便以为真可怜弃妇意外得知花心丈夫回头,喜出望外忙整云鬟,急移莲步,出门迎接她哭着向这个假牛魔王诉说自己的苦衷大王,常言说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我的性命,险些儿不着这猢狲害了!她是如此重视家庭常言道,久别似新婚,酒至数巡,罗刹觉有半酣,色情微动,就和孙大圣挨挨擦擦,搭搭拈拈;携着手,俏语温存;并着肩,低声俯就将一杯酒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却又哺果大圣假意虚情,相陪相笑;没奈何,也与他相倚相偎果然是
面赤似夭桃,身摇如嫩柳絮絮叨叨话语多,捻捻掐掐风情有

时见惊云鬟,又见轮尖手几番常把脚儿跷,数次每将衣袖抖

粉项自然低,蛮腰渐觉扭合欢言语不曾丢,酥胸半露松金钮第60)

虽然牛魔王是假的,但在罗刹女的心目中,丈夫却是真的她不仅深怀亲子之情,失子之痛,还思夫情切,面对重新归来的花心丈夫,作为妻子,如此这般,正可见她色情今人所谓爱情之真切所以,当她看到牛魔王抵敌不住孙悟空请来的天兵天将,便满眼垂泪劝牛魔王大王!把这扇子送与那猢狲,教他退兵去罢她是为了丈夫和家庭,宁可交出那无价之宝芭蕉扇这把芭蕉扇,不是一般的身外之物,而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气(第59回),也是她赖以为生的工具然而,牛魔王说得也有理夫人啊,物虽小而恨则深你且坐着,等我再和他比并去来(第61回)可见,牛魔王虽然花心,却也心存人间夫妻、父子之情唯其如此,才有其恨可惜牛魔王彻底失败,罗刹女终于丧失了她一心维护的家
在《西游记》中,罗刹女虽名为罗刹女,其实不存害人之心,反倒有通工易事之明,却屡遭不幸她所遭受的,实质是中国古代家庭妇女的三大根本不幸失去儿子、丧失丈夫,又丧失家庭,而爱恨情仇集于一身她的爱恨情仇,属于中国不幸的家庭妇女典型的也是根本性的爱恨情仇她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家,结果失子、丧夫一场空,中间还夹着与美貌富有的第三者争夺丈夫的辛酸所以,《西游记》在叙述之中对她的同情溢于言表,而最明显的便是在牛魔王彻底失败之后,不但留给她一条生路,而且写她从此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第61回)
罗刹女既然最终得了正果而在经藏中万古流名,当然是万古流芳之意作者显然以为罗刹女之名是个好名声,殊不料,这个名称在佛教经藏中其实是指吃人女魔,原是个恶名由于这种严重的误会,结果导致小说中实际呈现的罗刹女的心理、行为与赋予她的罗刹女之名自相矛盾,名与实截然相反鲁迅先生曾说作《西游记》的人并未看过佛经[8]这个判断虽不免矫枉过正,因为《西游记》至少录有玄奘译本《心经》全文,但作者对经典佛教的知识极为匮乏,甚至显然不知罗刹女一词是何含义,却是可以肯定的

原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25-28.

参考文献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