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稼雨 :孙悟空叛逆性格的神话原型与文化解读(一)

评论字数 3876阅读模式
作为叛逆典型出现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是超个性的人类共同心理与特定历史文化因素相结合的产物从原型批评的维度看,孙悟空的叛逆性格来源于追求个性和向往自由的人类共有天性,孙悟空的叛逆性格是代表这种共性的神祗从神话向文学移位的结果从文化的维度看,明代中后期以李贽童心说为代表的个性解放思潮和呵佛骂祖的狂禅作风是孙悟空叛逆性格文学定型的思想背景它与小说后半部分描写的造福人类、追求真理的原型共同完成了关于叛逆精神文化原型及其理想归宿的重大社会问题

原型批评的权威,加拿大批评家弗莱曾对神话与文学的关系作了这样的认定,神话是文学的结构因素,因为文学总的说来是‘移位的’神话 换言之,在古代是作为宗教仰的神话,随着这种仰的过时,在近代已经‘移位’即变化成文学,并且是各种文学类型的原型模式文学不过是神话的赓续,只是神话‘移位’为文学,神也相应变成文学中的各类人物
笔者不能同意把任何文学现象都归结为神话的赓续和移位产物的说法,因为你既然要包罗整个文学,就要把立论建立在对所有文学作品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而原型批评显然还缺乏这种分析,所以它就难免先入为主的绝对化倾向但是对于个案来说,这种观点不但能够经得起推敲,而且给人以很大的启发意义以《西游记》为例,把它说成是神话的赓续,是神话‘移位’为文学,神也相应变成文学中的各类人物不但恰如其分,而且它还把我们带入对这部作品更为本体的思索中去
从外观上看,《西游记》与神话相比可说是同中有异它的神话题材,它的各种神祗形象及其生存的幻怪世界,无疑都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具有浓重的脱胎于神话的迹但它无论是与中国古代神话还是外国神话相比,它都显示出人类成年时期的成熟因为它是自觉的,而不是朦胧的;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 是文学的,而不是神话的这同中之异,正是我们挖掘这部小说的文化价值及其根源的韵味所在
西游记》研究中的一个争讼已久的矛盾焦点就是书中主要角色的血统问题比如孙悟空的原型是中国神话中的无支祁 ,还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抑是二者合一的混血儿?猪八戒是的原型是出自佛典,还是来自黄河的神祗河伯冯夷 ?这些问题与这部小说的主题之争同样的莫衷一是然而争论的双方似乎都忽略了一个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来自外国,这些主要角色都是由古代神话中的神祗变化而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视野再扩大一些,把自己与这部小说的距离再拉远一些,从全人类和全世界的角度,来审视和观照这部小说所积淀的人类共有的精神元素呢?这正是原型批评所要求的向后站的视角,看一幅绘画,我们可以站在它的近处,分析它的工笔和调色刀的细节这大体上与文学中的新批评是一致的稍微向后站远一点,画面设计就看得更清楚一些我们宁可研究它所表现内容例如,现实主义的荷兰画,那种我们觉得理解画意的地方是最好的距离再向后退一些,我们就更画面构成的设计在文学批评里,我们也常常不得不从诗‘向后站’,以便看到它的原型组织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970.html

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应当是人类共有的天性所以在古代中国和外国的早期神话中,出现了像普罗米修斯和鲧这样命运极为相似的能量巨大却遭受个性屈辱和压抑的神祗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在哈奴曼和无支祁身上能够同时找到孙悟空的血脉渊源也就毫不奇怪了因为《西游记》前半部分(取经故事开始之前)孙悟空的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的不幸角色从这个意义上看,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塑造,应当被视为普罗米修斯和鲧这种神祗从神话向文学移位的产物而在这个移位的过程中,有关这一母题的各种传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绝不仅仅是惟一的文本传播方式)流入到孙悟空的形象当中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孙悟空形象的进口说和国产说之所以各自都理直气壮,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就是因为从其局部来看,他们都有其相对的正确性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在他们坚持自己的意见的同时,他们已经把自己的观点规定在一个非此即彼的前提下了这显然是把自己的位置安放得与作品太近的缘故所致混血说倒是没有非此即彼,但他们仍然是从用中国和外国的类似故事 对的实证法来证明二者同时存在以致被认为是无意中把孙悟空的形象变成拆碎了的七宝楼台,用经学式的考证方法,致力于去考察其某处与某形象的异同点,以致在横向的探索中流连忘返张锦池在否定了这些经学式的考证方法后,主张从历史思潮的角度考察孙悟空形象演化的自身轨迹这种方法是在借助那些经学式的考证的成果的基础上,把这些考证材料与当时的思想潮流相联系,认为这些材料是那些思潮作用的产物;而这些思潮不是产生在国外,所以他的观点最后实际上仍然还是回到了国产说的起点这种观点固然有相当的说服力,但仍然不能解释的是,为什么哈奴曼在空中能从印度跳到锡兰的神通与孙悟空一跳十万八千里的本事如此相似?为什么佛教经典《贤愚经》中顶生王升仙因缘的故事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又如出一辙
退一步,海阔天空倘若我们后退一步,退到能够将孙悟空形象产生的各种说法同时收入眼底的位置,再来寻找为什么他们能够同时具备孙悟空身上的基本特征时,就会惊异地发现,原来孙悟空的基本性格特征竟然是全人类向往自由精神的凝聚有了这个发现,再来看国产说与进口说之争时,就会感到它们都可以全然化解了否则,谁也永远无法解释的是,既然孙悟空的基本性格是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那么谁能够拿出哪些民族不具备这种精神的证据?
我们之所以用原型而不是用对入座的实证法来解析(曰还原)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因为后者实际上是一种自觉意识作用的产物即如果我们认定某处与某形象特征的相似性,也就肯定了作家对前一种材料的自觉模仿借用从而也就无形中认定了孙悟空的形象是作家只有看过《罗摩衍那》和《贤愚经》才可能将其借鉴和模仿而这个问题恐怕是各派学者们永远也纠缠不清的无头案,所以也就永远无法说服对方而采用原型的说法则完全无需在这些问题上纠缠因为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他认为无意识一个心理学的分野概念(boundaryconcept),其中包含所有一切不是有意识的精神内容过程其表层为个人无意识,深层为集体无意识选择‘集体’一词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它与个性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皆有的大体上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换言之,由于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11]孙悟空身上的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正是这样一种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既然集体无意识的自觉意识,那么我们通过什么媒介和看到它的存在?荣格的原型理论对此作答他认为可以从一些迹象去推测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在神话、图腾崇拜及一些怪诞的梦境中,往往包含着人类心理经验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它们就是集体无意识显现的形式,因此又被称为原型(archetype)他说原始意象即原型无论是神怪,是人,还是一个过程都总是在历史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形象,在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地方,也会见到这种形象因此,他基本上是神话的形象我们再仔细审视,就会发现这类意象赋予我们祖先的无数典型经验以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们是许许多多同类经验在心理上留下的迹 [12] 如果我们用这个视角来审视《西游记》,那么就不难看出孙悟空的形象正是这样一个在世界各地的历史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形象,最后在吴承恩手里,这种创造性幻想得到了自由表现反过来说,我们正是通过孙悟空这个充满原始意象的原型,看出了它背后隐含的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的集体无意识
本文原载《文艺研究》
2008年第10期

未完待续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970.html

注 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970.html

①弗莱《同一的寓言》(Fablesof identity),纽约哈考特出版社1963年版,第1页转引自叶舒宪《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民间文学论坛》1988.2
②张隆溪《诸神的复活神话与原型批评》,载《读书》1983年第六期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最早持此说,后来不断为学者们补充,最有代表性者为刘毓忱《孙悟空的演化》一文,载《文学遗产》1984年第三期
④此说由胡适倡导,见《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西游记考证》,后来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西游记的演化》、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及季羡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世界文学》1978年第二期)均持此说
⑤见蔡国梁《孙悟空的血统》,载《学林漫录》中华书局1981第二辑、萧兵《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五期
⑥黄永武《猪八戒的由来》(江苏古籍出版社《西游记研究》)认为猪八戒的原型是摩里支菩萨的坐骑金色猪,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认为猪八戒的形象可以在佛典里找到副本
⑦参见龚维英《猪八戒艺术形象的渊源》,载《文学遗产》增刊第十五辑
⑧弗莱《批评的剖析》,转引自傅修延、夏汉宁《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118页
⑨张锦池《西游记考论·论孙悟空形象的演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⑩陈寅恪认为孙悟空桀骜不驯的故事是由顶生王故事和哈奴曼故事拼凑而成见《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载《金明馆丛稿二编》
[11]荣格《集体无意识与原型》,转引自傅修延、夏汉宁《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111页
[12]荣格《集体无意识与原型》,转引自傅修延、夏汉宁《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970.html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970.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