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狂与自卑:曹操真实形象的另一面

评论字数 7571阅读模式

曹操独特的性格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成就了曹操辉煌灿烂的人生然而人无完人,曹操也必不可免地存在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心理特质和不良性格倾向,这也势必会造成大小、多少的不良后果

其中之一是骄狂心理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曹操一生犯有三次带有战略性的大错误,无一不与他的骄狂心理相关,都是在取得较大胜利的时候,是在内外顺遂、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由于心态失常,骄狂任性而造成的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第一次是在曹操正要起兵讨伐吕布,忽流星马报说张绣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欲兴兵犯阙夺驾这是一件十分严重的大事,为除后顾之忧,曹操只好暂时用加官赐赏稳住吕布,然后率十五万大军亲讨张绣在贾诩的劝谏下,未动干戈,张绣就开城纳降了,这令曹操感到十分意外和高兴又加数日受张绣宴请,曹操未免有些心猿意马,心旌摇荡,遂想狎妓其侄曹安民介绍张绣叔张济之妻邹氏,曹操十分中意张绣闻讯,不由十分震怒操贼辱我太甚!经贾诩出谋定计,偷袭曹操营帐,杀死其贴身侍卫典韦和其侄曹安民,长子曹昴,曹操右臂中一箭,所乘马也中三箭,几乎丧命(第十六回)这次重大失利显然是由于曹操在轻易获得胜利后而产生的骄慢疏狂心理,行事不察是非,不计后果,放纵失德,利令智昏所造成的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第二次是在赤壁大战前夕,民附粮丰,兵雄马壮,占据战略要地的荆州之主刘琮束手纳降;百万雄师陈列江边,虎视江南;欲假会猎刘备以伏孙权一一此时的曹操可以说是心满意得,踌躇满志,正如他自己在宴长江时所说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他自以为收伏江南如探囊取物,指日可待难怪他一会儿讥笑周瑜、鲁,不识天时!今幸有投降之人,为彼心腹之患,此天助吾也一会儿又指斥刘备、诸葛亮,汝不料蝼蚁之力,欲撼泰山,何其愚耶!其骄矜自负、目空一切之情毕现;自我陶醉、不可一世之态可掬此时的他畅饮美酒,并非解忧,而是壮兴;他挥槊赋诗,既为抒情,更在言志志在为统一天下而纳天下之智力以御之总之,他从未想过会有失策、失误,会有失利、失败,只想到天下归心,只想到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甚至还想到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铜雀台),以娱暮年,吾愿足矣此时的曹操不仅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就是善意的提醒也被看作是杞人忧天,是愚蠢的多虑比如当他为铁索连舟的凤雏妙计而沾沾自喜时,他的重要谋士程昱就提醒说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荀攸也认为仲德(程昱)之言甚是但曹操却大笑其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还自作聪明地说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第四十八回)当东南风已起且甚紧,大难眼见临头的时候,程昱又一次入告曹操说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曹操仍不在意,还是一笑说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第四十九回)曹操赤壁之败,其关键不在周瑜、诸葛亮,而是曹操自己,是曹操自己首先打败自己,胜负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第三次是益州刘璋派别驾张松去晋见曹操求操攻汉中张鲁以解益州之危此时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上行下效,曹操的侍从亦颇傲慢先是让张松静候三日方得通姓名;然后索要贿赂,却才引入之后受到一系列傲慢对待的张松,表面虽然没有显现心灰意冷,懊恼颓丧,但面对盛气凌人的曹操,心中总也不大受用,因而也毫不客气地用言语相激,并列数曹操狼狈之败事,使曹操大为恼怒,喝令左右推出斩之后从诸人劝谏,操方免其死,令乱棒打出(第六十回)张松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手里有一张很大、很诱人的底牌西川地理图本曹操乱棒打出的不是张松,而是西川之地;不仅是西川之地,而是一统天下因为刘备几乎是卑躬屈膝般地讨得张松欢心与任,将图本拿到手,才攻取了西川,从而建立蜀国,成就一方帝王这正如东晋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论及此事时所说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14)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如果说骄狂之心曾使曹操遭受了三次重大失败,其中有的使他险遭不测,有的使他可能遗恨终生;而同时日渐增长和暴露的强烈的自尊心理,却又有时使他失去理智,做出了许多愚蠢甚至令人发指的恶行,以致留下千载骂名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同他的骄狂之心一样,曹操的自尊心理也有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刚开始出道时,怕被别人瞧不起,力求做出一些令人注目的政绩来证实自己;后来入仕后,因其位卑言轻而有时受到一些讥讽斥责,倒也能坦然承受如在灵帝病危时,大将军何进召诸大臣商议,欲尽诛宦官时任典军校尉的曹操挺身而出说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第二回)曹操的话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却受到叱责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尽管受到如此对待,他还是一如既往、忠心耿耿地为何进出主意、办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的权势逐渐增大,地位不断上升,自尊心也就愈来愈强,以致到了不可忤触的恶性膨胀的地步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表现之一稍有忤触,便会大祸临头赤壁大战前夕的曹操,心情格外振奋,恰逢月圆之日,他在大船上宴会诸将面对四顾空阔的美妙景色,又加美酒佳酿助兴,曹操豪情满怀,诗兴顿生,挥槊作歌众人和之,共皆欢笑忽座间扬州刺史刘馥进言,操听后大怒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众皆惊骇请看,刘馥死得何其冤枉其时刘馥起自合肥,创立州治,聚逃散之民,立学校,广屯田,兴治教,久事曹操,多立功绩而刘馥死就死在愚忠上,死在曹操正酒醉兴浓之时,批评他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为不吉之言(第四十八回),使他正处于激扬、亢奋之际的心情顿然受挫,败坏了情绪,又在过量酒精作用下,冲动而起,以致使自己受无辜之害杨修之死亦颇有相似之处从表面看,杨修是死于惑乱军心,在临战的两军阵前擅作主张,擅自行动,犯军中之大忌,曹操为此处死杨修,不仅有口实,而且也有必要;但实际是杨修猜中了曹操心事,从其口令鸡肋中所表露出来的息,破译了他心中的密码,在他举棋不定,思路尚未明晰之际,就突然地、公开地指明了他应走之路,使他惊异、猝不及防,这不能不伤害到他的自尊心何况杨修其人平时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早已为自己失宠、引祸上身埋下了伏笔曹操在临终前的遗表中说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陆机(东吴名将陆逊之孙)在《吊魏武帝文》中为此感叹说善乎,达人之谠言矣(15)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表现之二不能婴鳞,不允许对他的能力和功绩有丝毫的怀疑否定做为强者的曹操,在其权势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强烈的自尊心理所驱使,必然走到唯我独尊这一步,他不允许别人,尤其是不允许自己内部人对他的能力、功绩提出置疑否定你尽可以在其他方面,比方对敌的战略、战术上,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但就是在如何评价他的能力、功绩上,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否定这是他的逆鳞之处如有婴鳞,当然会引起他的强烈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在封公、封王的事情上,他如此敏感而绝情建安十七年(212年)长史董昭进言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栉风沭雨,三十余年,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第六十一回)这其中不乏阿谀奉迎之词,但所言亦非不是事实侍中荀彧当即反对,曹操闻悉勃然变色后曹操送他一空食盒,荀彧会其意,服毒自杀封魏公后三年(216年)文武众官又皆议立曹操为魏王,先是中书令荀攸谏阻,为曹所怒,荀攸忧愤成疾,卧病十数日而卒后又崔琰谏阻崔琰非一般人,他是在曹操击灭袁绍后,令人遍访冀州名士时召纳的当时就任命他为本州别驾从事,并颇为兴奋地对他说昨按本州户籍,共计三十万众,可谓大州这是曹操在继灭吕布、袁术之后,又以七万对七十万的悬殊兵力战胜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比他强大得多的北方最大军阀袁绍,从此一举平定占大半个中国的北方,此时的曹操其喜悦、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崔琰却责以在九州幅裂,冀民暴骨原野的情况下,不急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先计较户籍,岂本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其态度之庄重、严,其语气之坦率、冷峻,其责问之切中要害,在当时的情势之下,确非一般人所能接受,然而操闻言,改容谢之,待为上宾(第三十三回)但当崔琰对众文武议立曹操为魏王力言不可的时候,操大怒,收琰下狱问之,崔琰在狱中大骂,操令杖杀于狱中前后对比,何其鲜明其实,对曹操来说,封公封王,都不是最重要的,他随时都可以代汉帝而为君,何况公、王乎?他以不代汉帝称君为底线,当别人再三劝谏他代汉帝自立的时候,他一再明确心迹,决不为之;但当别人劝谏他封公、封王,他未表示拒绝;因为封公、封王,对他来说不仅是表面的名誉和荣誉问题,而更是对他的能力、功绩的评判与肯定在能够进一步肯定和提升自身价值时,在能够对其能力、功绩进一步肯定和评判时,他不允许别人阻碍置疑;即使象荀攸叔侄那样受他任、重用的人也不允许归根结底,还是强烈的自尊心理在作怪谁敢婴鳞,谁必遭杀身之祸婴鳞即触犯逆鳞,指龙的喉下有逆鳞径尺,若有人婴之(触犯),则必杀人韩非子在《说难》中说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表现之三自尊心理与逆反心理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强烈的自尊心理会演变成强烈的逆反心理曹操在错杀死吕伯奢全家八口人之后,又路遇吕伯奢本人而杀之,并说出一句惊世骇俗、流传千古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415.html

如果脱离开当时环境,脱离开当时语境,孤立地、单独地去分析、去评判这句话,无疑是一句十分凶狠、恶毒的话,是表明其极端自私、极其残忍无情的话然而事实并不如此

首先,曹操是在被追捕途中,画图悬赏缉拿,且又在中牟县就被陈宫认出并抓获;因而当时有高度警惕、紧张的心理,有多疑、敏感的神经,是在情理中事;错杀吕家八口人,就是因此而造成,这事陈宫也一起参与了;后又杀吕伯奢本人,曹操的主观揣测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第四回),应该说也在情理之中,其逻辑推理、思维推理也并无太偏颇之处;而且就现实生活的可能性来说,也并非绝无可能在当时的那种急迫情况下,曹操还能选择什么呢?再说又能有多少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判定更加理智、更为正确的做法呢?人的心理是由于外界事物现象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因此,人的心理内容也被客观现实所规定人固然可以支配自己的言行,可是他支配自己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其终极的原因都不在他自己,而是他所处于其中的客观现实(16)

其次,义与不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天论是在做事做人上,都是一个原则性问题,都是其衡量和评判的最主要的道德标准、行为标准,是处理人际关系之间最重要的准则之一被人们传颂千古、奉为典范的桃园三结义,其实质不就是一个义吗?陈宫说曹操杀吕伯奢是大不义(不仅是不义),这使熟读诗书、一心大展宏图的曹操不能不在心理上引起强烈的反感、抵触情绪,本来想要说明自己并非不义,是事到临头,迫不得已,反而在冲动的心理支配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由脱口而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第四回)很显然,这是在应激状态下的一句情绪化语言,未必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官渡之战中,在一次大败袁绍后清理战场时,于图书中检出书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第三十回)如果把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看作是他的本性的话,那么,还有什么比里通外国,比在暗地里被出卖而更负我、更危险可恨的呢?尤其是在战争中,一个情报可使一场战斗败北,也可能使全军覆没;做为军事统帅的曹操自然不会不知道其中利害,然而曹操命尽焚之,且更不再问应该说这才是曹操内心的真实流露,才是他本性、本质的真实体现前后两件事有如此明显的反差,当然不是因为曹操的个人品质、道德观念突然提高了;也不是所谓他的奸诈虚伪所使然;而是因为所处地位、心态,环境、条件不同而已此时的曹操,不仅是掌握几十万军队的统帅,而且权力之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再也不因被追捕缉拿而紧张和不安,不因害怕被人告密、率众追杀以遭其祸而焦灼和忧虑,因而才有平和、大度、宽容的心境、心态、心情、心理,才会以寻常之心对待如此不寻常之事,即使在这些诸人中有一、二真心向敌者,也无碍大局,勿庸多虑曹操还设身处地考虑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这不仅为通敌诸人通情达理地进行了开脱,而且无意间也为自己证明了杀吕伯奢及全家的行为,并非是凶残暴戾、奸诈自私行为,而是在当时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必然心理、必然行为

第三,陈宫说曹操大不义,是从其知而故杀的这件事的性质来说的;而曹操知而故杀,是从后果也就是为免遭其祸上考虑的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曹操为免遭其祸而采取的行为是义还是不义曹操只身谋刺董卓,这当然是义的行为;谋刺未成,在奔逃途中因错杀吕家多人,为防其知悉后率众来追,只有狠心杀掉吕伯奢本人,以后才有可能召集诸侯大军讨伐董卓;所以从这前前后后的因果关系来看,曹操为免遭其祸而故意将吕伯奢杀害的行为也并不是不可以理解和谅解的,也不能说就是不义的行为只不过人们总觉得明知其无辜而故杀是不应该的,是难以接受的其实,在现实斗争中,为了正义,为了大局,以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以牺牲局部利益而成全整体利益的情况并非鲜见

第四,陈宫指责曹操知而故杀,大不义,意在提醒他这样做不对,但曹操鉴于自己的推断和评判,而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因为在他看来,杀掉吕伯奢是符合他个人情理推断的个人正常行为称自由行动,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具有某种态度,这事本身就是自由行动,由于说服行为它受到威胁,当然会产生抵抗的有什么力使自由行动的完成受到阻碍威胁时,一种称为心理抵抗的反抗情绪就会产生出来此时,人总想努力恢复这种自由其方法有好几种一个被人劝说戒酒的人,他以和过去一样,甚至超过以往地喝酒的做法来恢复‘饮酒自由’(17)曹操就是这样,你指责他,想改变他,但他却从另一个极端冒了出来旨在改变一个动机的外力,反而强化了这个原来的动机,这种心理反应叫逆反心理叫反弹心理(18)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对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它是在特定环境中,特定心理状态下的一句特定性语言,既不能概括他的一生和全部,也不能视为他的真正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曹操的骄狂心理,过分强烈的自尊心理的产生,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个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对曹操心灵深处潜在的影响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分成两大派系,一是一些大官僚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逐渐形成大姓豪族,称为士族世族,又称高门;一是不属于士族的官僚地主则被称为庶族,又称寒门当时,门第、门阀观念十分严重,士、庶之间不能通婚,甚至在一起不得平起平坐,即使庶族地主官居高位,其自视亦不敢与士族较《宋书.恩幸传》载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南史.王球传》中说士、庶区别,国之章也曹操的祖父、父亲,虽都官居高位,但都为庶族之列,尤其是祖父曹腾,身为宦官;其父曹嵩原系夏侯氏,过继给曹腾,据史志说,连他自己的生父是谁都不知道如此家庭出身,这当然使士族们十分瞧不起我们从人们在对敌对者的辱骂性称谓中可窥见一斑一是比较一般性的蔑视性称谓,如刘备被人讥为贩屦织席小儿,诸葛亮被斥为村夫,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吕布则骂张飞环眼贼二是带有比较强烈感情色彩的辱骂性称谓,如关羽被擒获后大骂孙权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因关羽、张飞之死都系之于东吴,刘备与东吴仇深似海,誓不两立,怒斥东吴为吴贼、吴狗上述称谓不管情感如何强烈,用词如何激烈,尚不涉及人的隐私,不涉及做人的资格和尊严;但对曹操就不一样了,称之曹贼是最常用、最普通的;而称为赘阉遗丑,就何其轻蔑!何其鄙夷!令人感到何其羞辱与难堪!!

严格而又严酷的门阀、门第等级制度,既成为人们的世俗观念,社会风气和社会意识,就不能不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也不能不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性格发展,概莫能外大多数人虽然心怀不满,忿忿不平,但无力改变现实,于是采取了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过着剥削阶级的糜烂生活,纵情于声色犬马,在浑浑噩噩中抛掷人生也有一些人才智一般,既无法抗衡现实,就只好去适应、顺从,从而逐渐形成自卑畏缩、谦恭懦弱之人只有极少数精英才智超群,对面临的社会现实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不甘心自己的境遇,为了改变这种境遇而去努力奋斗,因而心怀远大理想,胸藏奇谋韬略,临机处事坚毅果敢,具有强者的心理态势曹操就是其中佼佼者,这后一种性格特征也就是他的性格主导特征但社会现实所打下的烙印并未消失,而是潜藏在心灵深处,遇有时机就会浮出水面,伴随着主导特征而出现比如曹操不甘心自己的境遇,要为改变这种境遇而努力奋斗,因此他具有强烈的竞争心理在竞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就难免趾高气扬,既有精神上的自我愉悦、满足之感,有时也有对士族者们的一种示威式的炫耀,炫耀式的示威当这种炫耀和示威超过一定火候时,自然就形成了骄狂之心因此,骄狂之心有时就是对在烙印的潜在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补偿性心理曹操虽官居高位,权力之大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从外表看来是多么显赫和强大,但在其内心有时却是很卑怯和脆弱的,甚至禁不住几句不受听的话比如在封公、封王问题上,有谁敢、又有谁能阻挡得了的呢?也只有极个别他最亲近的、最受任和重用的文人谋士说几句不同意见的话而已,充其量不理他就是了,然而曹操闻悉后勃然变色,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池水,在他心底掀起巨大波澜,他毫不掩饰自己冲动的情绪,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从表面看是触动了他自尊的神经,他要维护自尊,而实际是在潜意识中觉得别人在轻视自己,在鄙视自己,对这种轻视和鄙视之感,不仅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而且还怀有一种深深的仇恨,因而采取了极端的做法一一在其他任何方面都能容忍,即使象祢衡那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面指斥他眼浊、口浊、耳浊、身浊、腹浊、心浊,简直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无一丝可取之处,他也未曾动怒杀之;而唯独在这方面一点也不大度、宽容,哪怕是象荀彧叔侄那样最受任、做出最突出贡献的人也决不宽恕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了曹操在入仕之初,为什么就坚决果断地对犯禁的蹇硕之叔施行了那么严厉的制裁措施;这其中原由除了他明说的想证明自己并非平庸无能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不便明说的原因,那就是对自己家庭的忌讳与规避,他正是企图借在别人看来显得公正无私、铁面无情的行为,来表明和证明自己与那个不光彩的家庭的距离与区别说到底,这还是在烙印的潜在影响下,一种自卑心理在反抗,还是已植于心底的自卑情结在作怪因此,过分自尊心理实际是对烙印的潜在影响即自卑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报复性心理当然,这种潜在的烙印影响决不仅仅限于这两方面,做为一种社会存在,它会长久地、隐秘地作用于曹操的一生及其方方面面

【作者】玫瑰园主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