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事看三国是谁弄乱的?

评论字数 1717阅读模式

是谁弄的?这个不是小话题,按书中的说法,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中涓自此愈横

究竟是不是桓、灵二帝弄了朝纲,我们从一件事中的选择,来看一下乌桓触在三国演义中的记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前文写道曹军分三路进攻幽州;一面使李典、乐进会合张燕,打并州,攻高干且说袁尚、袁熙知曹兵将至,料难迎敌,乃弃城引兵,星夜奔辽西投乌桓去了幽州刺史乌桓触,聚幽州众官,歃血为盟,共议背袁向曹之事乌桓触先言曰吾知曹丞相当世英雄,今往投降,有不遵令者斩依次歃血,循至别驾韩珩珩乃掷剑于地,大呼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主败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于义缺矣!若北面而降操,吾不为也!众皆失色乌桓触曰夫兴大事,当立大义事之济否,不待一人韩珩既有志如此,听其自便推珩而出乌桓触乃出城迎接三路军马,径来降操操大喜,加为镇北将军乌桓触这个人只在此处出现一次,后文再无记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先说第一个问题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袁绍鼎盛时期掌握四郡,冀青幽并,青州袁谭,幽州袁熙,并州高干,袁尚留守冀州,那么幽州刺史显然应该是袁熙,而不是所谓的乌桓触,袁绍也不可能让一个外人掌握自己领土的大权所以可以断定,乌桓触的冀州刺史不是袁绍所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既然不是袁绍所封,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己自立了,这一点,三国演义中没有任何记载,志袁绍本传中倒是有一段相关记录,这个可以看作是三国演义三十三回中事件的历史原型熙、尚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奔辽西乌丸触自幽州刺史,驱率诸郡太守令长,背袁向曹,陈兵数万,杀白马盟,令曰违命者斩!众莫敢语,各以次歃至别驾韩珩,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其破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义阙矣;若乃北面於曹氏,所弗能为也一坐为珩失色触曰夫兴大事,当立大义,事之济否,不待一人,可卒珩志,以励事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由此可以引出上述的第二个问题,有些读者,甚至编书者,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国演义的前言部分都以此断定,乌桓触是自立为幽州刺史的,乌桓触就是袁氏的部将焦触三国演义的作者,因为对历史事件的不,所以出现了此处的错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但是个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理由有如下两点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第一、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一直有七分实,三分虚之称,焦触自立的事件就记载于志袁绍本传,并不是很生僻的内容,很容易看到,而三国演义的作者(整理者)尤其是毛宗岗,应该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的,看到这一部分很容易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第二、三国演义中的焦触这一人物,还是有着完整的出场事迹以及结局的,经过改订整理后的毛本,出现前后矛盾的可能性极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记载忽有一彪军来到,乃袁熙部将焦触、张南也操自引军迎之二将倒戈卸甲,特来投降操封为列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本回又记载操曰忠臣也问郭嘉,嘉曰可使袁氏降将焦触、张南等自攻之操用其言,随差焦触、张南、吕旷、吕翔、马延、张顗,各引本部兵,分三路进攻幽州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70.html

正因为有曹军攻打幽州之事,才引出了后来乌桓触的自立降曹事件,很明显,乌桓触和焦触并不是一个人,焦触投降后被封为列侯,而乌桓触被封为镇北将军

个人认为乌桓触并不是焦触,乌桓触只是作者虚构出的一个人物,并且借鉴了历史上焦触的一些事迹,他的冀州刺史应该是自己自立但三国演义中,对焦触的定位不高,只是一名普通的河北降将,龙套人物,后续事迹也是历史上没有的,作者并不想把取幽州这种大事,安插在一个龙套人物身上,所以虚构了一个乌桓触作为一部小说,本身也没必要完全符合历史,既然焦触的结局可以不按照历史记载,那么乌桓触这个人物,完全也可以不按照历史自己虚构,所以说,不能把这个问题当做简单的作者错误来对待那么为何叫做乌桓触呢?

我想应该是原因

第一本身历史上做此事的人是焦触,但是作者不想把事迹安插在焦触身上,故此保留了焦触的名,也就是触

第二东汉末年,袁绍和北部乌桓交往密切,据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记载建安初,冀州牧袁绍与前将军公孙瓒相持不决,蹋顿遣使诣绍求和亲,遂遣兵助击瓒,破之绍矫制赐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皆以单于印绶

也就是因为袁氏和北部乌桓的关系密切,乌桓也曾对袁氏加以援助,所以三国演义的作者虚构出一个乌桓贵族,以族为姓(为代称),在幽州有一定的实力,也可替代焦触

由此事可知,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自圆其说,对史实作了多大的修改!某种意义上,可以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弄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