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最厉害的家族:司马家族

2字数 23865阅读模式

兖州刺史司马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神童 司马朗,字伯达,(171-217)司马防长子,司马懿之兄官至兖州刺史,司马家族人格最伟岸的人,没有之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从《志·司马朗传》来看,司马朗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8岁时,有一位和司马防同辈的朋友来司马家作客,在交谈的时候对司马防直呼其名在古代的中国,只有皇帝、长辈、老师才可以对你直呼其名,平辈之间称字不称名,如果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司马朗一本正经地对客人说不尊重别人的亲人,想必也不会尊重自己的亲人吧(真怪了,不是说老爹不问话,儿子不敢说话吗?难道是司马防问儿子,你怎么看?)客人被这么一个八岁孩子不软不硬地教育了一通,闹了个大红脸,连忙道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11岁,司马朗参加朝廷举办的神童考试童子试,报名年龄限制在11-15岁考官看司马朗身材高大,完全不像11岁的样子,怀疑他虚报年龄司马朗正色回答我家上上下下几代人都身材高大,我只是基因遗传的好,发育得早罢了,虚报年龄以作弊这种事情,我是不屑干的结果司马朗被录取,11岁进入了当时全世界的最高学府东汉洛阳太学能够在东汉成为太学生,万里挑一,能够在11岁进入太学,绝对是神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归去来兮 19岁,袁绍组织的义军即将与董卓交战司马朗预感到家乡要出事,就以司马家长子的身份,提醒临县的豪族首领李邵越是危机时刻越要稳住本地民心,父老乡亲可都看着咱们呢咱们两家要是乱了,两个县就没有主心骨了李邵不听,率先搬家逃跑李家一跑,全县都乱了,良民逃跑,刁民趁火打劫,再加上盟军的散兵游勇到这里打秋风,司马家遭遇了打砸抢司马朗带领全家进京投靠老爹,千辛万苦,颠沛流离好不容易把全家平平安安带到了洛阳,老爹却让他回家可人家董卓的势力范围,哪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早有密探把司马朗要出京的事情报告董卓,董卓震怒,亲自审问司马朗,打算杀鸡儆猴(我很想问一下司马防,老先生,这时你在哪里?主意是你拿的,出事儿让你儿子一个人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面对杀气腾腾的魔王董卓,司马朗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沉着冷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董卓看到司马朗气度不凡,不禁另眼相看,先问了一个很有长辈风范的问题你今年几岁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司马朗不卑不亢虚度十九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哦?董卓突然有些感伤我儿子要是活到现在,也是这个年纪啊,你跟我死去的儿子同岁,我那些该死的手下却差点把你杀你了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478.html

司马朗本来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没想到因为年龄的巧合触发了董卓少有的人性光辉他决定撒一个谎,夸赞董卓品德高尚,但在迁都时搞得人人自危与董卓一贯光明磊落、卓尔不凡、英明神武的形象不符,使董卓羞涩得红了脸最后,司马朗还安慰董卓,只要你改正错误,就能成为与日月同辉,与伊尹、周公一样的大圣人

听完,董卓决定,放人

但放人不等于允许你出城如果说,官二代比平民子弟有什么优势的话,就是见识,见识包括学识,也包括潜规则司马朗先是用学识狂拍董卓的马屁,紧接着就遵循潜规则,不惜散尽家财贿赂董卓身边说的上话的人行贿之后,司马朗顺利出京但此时老家也不安全,想来想去,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叫做赵威孙的亲戚,在黎阳握有一支争霸不足,自保有余的军队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司马朗还是先回老家劝说父老乡亲和他一起走,可人们宁可死在熟悉的土地上也不愿苟活于陌生的环境,更何况,形势得有你小子想象的那么糟糕,你不过才十九,我们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只有赵咨相司马朗的判断,带领全家跟随赵咨一家自此与司马家结成世交,赵咨之子后后来成为了司马家干将

司马朗刚走,袁绍领导的义军驻扎在温县附近,义军一人一把,各吹各的调,四处烧杀掳掠,温县人被杀了一半多,比董卓军杀的人还多然而董卓是魔王,他们是义军,呵呵

24岁,刚刚崛起的曹操和流落到黎阳附近的吕布开战黎阳的安宁被打破,司马朗再度带领全家回到温县老家当年发生饥荒,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众人,教导诸弟,经历过生命中无数次突如其来的繁华与苍凉,司马朗已经从弱小的身影成为别人可依靠的肩膀

出仕曹操司马朗31岁时,刚刚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曹操成为中原霸主,心情大好,打算报答一下司马防的恩情,听说司马防的儿子们已经长大了,派人征辟司马朗和司马懿前来做官司马朗欣然前往,在曹操的司空府当了一名属官,后来提拔为县令

司马朗在县里施仁政,待人以宽,从不使用当时流行的鞭杖之刑由于战乱,洛阳人口凋零,朝廷就把附近州县的人口迁徙一部分进京后来县里需要百姓服役造船,已经迁走的百姓听说了,担心司马朗这边人手不足,人们奔走相告,自发地回来帮忙,司马朗竟然受百姓爱戴到这个地步!曹操听说以后也很惊讶,调司马朗到身边做秘书

司马朗向曹操进言,说天下大乱的根源是是因为秦朝取消了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制度,而地方郡国又没有练兵备战的缘故,现今虽然不需恢复五等爵位,但可令地方郡国召集常备士兵,既能抵抗外族的侵略,又能震慑有不轨之心的乱臣,可以做为长治久安的对策

司马朗还提出应该恢复西周时的井田制度(国家按照人口分配土地,土地国有,不得私自买卖),以前人们世代相传拥有土地,难以征收后重新分配,现在正值乱世,人民流离失所,土地无主,刚好可以借机恢复井田制司马朗恢复井田制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执行,但地方州郡领兵这项政策,则是出自司马朗的建议

再世神农 后来司马朗又升为兖州刺史,他生活简朴,以身作则带动简朴的风气,实施的政策都被百姓们称赞这时的司马朗完成了从被人评论到评论别人的华丽转身当时有个叫做李觌的名士,别人都夸,只有司马朗经常公开地批评他;后来李觌果真败亡,人们不得不佩服司马朗的眼光朝中钟繇、王粲等人发表言论说只有圣人才能让天下太平,司马朗则说伊尹、颜回虽然不是圣人,但是他们的德行言论在民众中代代相传、深入人心的话成就太平盛世曹丕很喜欢司马朗,称帝后曾派人手抄他的的言论文章

46岁,随军征伐东吴,军中爆发瘟疫,司马朗亲自巡视,给士兵们分发药物,自己却感染了疾病,因而病死他去世之后,兖州的老百姓都非常怀念他

《三国志》是西晋史官陈寿所著,司马朗是司马家族唯一一个在《三国志》中列传的人物,那么在陈寿笔下貌似完美的司马朗,是否也有他的不足呢?

司马朗有他不智的一面,眼看危险迫在眉睫,他竟劝说临县豪族李邵和他一起老老实实呆着在提出建议时要想避免给人灌输强迫的感觉,不能诉诸于理性,而应诉诸于利益司马朗和李邵说的正是大道理,而非陈述利害而且,如果李邵听从他的建议,难道他就真的带着全家老幼在温县听天由命吗?背井离乡逃亡之后,不首先选择黎阳而是只想着投奔父亲,结果差点把全家断送,凭着侥幸和破财才逃脱,绕了一个大圈子才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当然,司马朗毕竟当时只有19岁,突然肩负起这么重大的责任也确实难为他了,指出这些只是对其完人形象的必要补充

司马朗还有他迂腐的一面,他对井田制的憧憬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自战国时期井田制崩溃以来,明白人都知道这套制度已经过时了,只有王莽傻不拉几地想要恢复结果就是民怨沸腾身死国灭好在司马朗没有像他的弟弟那样执掌过国家大权,不然单凭他的政治理想他就注定要做第二个王莽

世上的父母多数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但神童普遍具有一个弱点,不能理解普通人弱的一面,容易偏激和孤独,纵然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却不善用人,也就无法作为领袖,完成大的事业更令人叹息的是天妒英才,神童总是难以长寿司马朗不是一个优秀的谋士,更有着迂腐的一面,但他临危不惧的气度和担当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的英年早逝是令人痛惜的,而他的仁慈和善良,在乱世之中尤为可贵,尤其是在民生方面,他对百姓、对士兵的付出更是无可挑剔的满分,你几时再见过一个能让百姓自发回县里帮忙的县令?几时再见过一个面对传染病能够亲临一线的官员?神农为了人们的健康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这个层面来看,称司马朗为再世神农并不为过

再世神农司马朗,是司马家族唯一一个忧国忧民、无私付出的人,是家族中人格最高尚的一员,即便是在整个曹操势力范围内比较,也当与荀彧并驾齐驱,无人能出其右

有人说司马朗的仁者爱人是为了收买人心,沽名钓誉对此我只想说,所有的利他行为都应该被鼓励,即使布施者最后也得利

安平王司马孚

早年经历司马孚,字叔达,(180-272)司马防第三子,司马懿之弟,北宋名臣司马光先祖司马家族最长寿、最矛盾、最痛苦的人
司马孚年轻时就表现出性格温和而坚持自己原则的一面躲避战乱的逃亡途中,也坚持读书学习有一位叫做殷武的名士,因为获罪被流放司马孚前去探望他,与他同吃同住,当时的人都给他点赞

出仕曹魏 在司马懿出任曹丕的属官之后,只比司马懿小一岁的司马孚出任曹植的属官(具体时间不详,至少在28岁以后,37岁之前)曹植恃才傲物,盛气凌人,司马孚总劝他低调点,一开始曹植嫌他烦,后来估计是因为实在受不了他的唠叨,干脆向他道歉因为曹植一生都没有改掉过恃才傲物盛气凌人的毛病,说他是因为听进去了司马孚的劝告才道歉难以令人服当时曹操的继承人无非是曹丕和曹植两人当中选择,司马家族这么明显的两头堵押宝竟然没有引起曹家的猜忌和不满,令人着实纳闷

37岁,曹丕胜出,成为魏王世子司马孚升任太子中庶子(太子的老师)司马孚毫无心理压力地开始为曹丕服务,从他一生的原则来看,曹植对他是相当不怎么样,甚至有可能怀疑他是曹丕的眼线

40岁,曹操去世曹丕哭得人事不省,司马孚劝他说先王去世,天下人都等着您来领导,怎么能跟个老百姓一样就知道哭呢?曹丕又哭了一阵才说有道理啊同时,大臣们也是哭成一圈,不站队伍司马孚严厉地说先王去世,天下震动,应该赶紧参拜新王安定天下,你们光哭有什么用?这些其实都是曹丕的心声,但是曹丕总不能自己说出来,司马孚真是贴心人

曹丕篡汉,需要提拔一些干部曹丕身边的人就给人事部门做暗示,打算就提拔曹丕做太子时的旧臣,外人一个不要司马孚身为曹丕旧臣却颇识大体,以大局为重,劝曹丕自己人要提拔,外人也要提拔曹丕听从,并且将司马孚任命为机要秘书兼管部分禁军

41岁,刘备伐吴,孙权向曹丕称臣,按说应该把魏国的降将于禁送回来,但是等了很久人还没到曹丕问司马孚叔达,你怎么看?司马孚说这都不是事儿,等等看,于禁不过是年三十儿的凉菜,有他也过年,没他咱也过年,犯不着为了一盘凉菜跟孙权翻脸,于禁没回来应该是有别的原因后来于禁回到了魏国,果然是因为有病才滞留的这件事之后,司马孚被封为关内侯,又衣锦还乡到老家河内郡管过一段时间的屯田事务,再到清河郡当了一阵子太守,摆明了就是京官挂职锻炼以备重用

累有功勋 46岁,曹丕去世,曹睿即位,度支尚书(财政部长兼国家税务总局局长)一职空缺,曹睿想任用司马孚,咨询身边的人司马孚有他哥哥的风范吗?身边的人回答那必须的曹睿说朕有司马兄弟二人,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于是曹魏帝国一手收钱一手花钱的大权就都交给了司马孚

曹睿时代,帝国的主旋律是抵抗诸葛亮司马孚不满足于管钱,在战备上也提出了主张

第一、每次诸葛亮来袭,边境的部队抵挡不住,在边境上长期驻扎大军则过于消耗国力,可每次都调中央军驰援又贻误战机,应该在京城和边境之间设置两股机动部队

第二、关中地区连年交战,粮食物资储备不足,应该从冀州调五千名农夫过去,秋冬训练,春夏屯田这样就可以针对蜀军后勤补给不给力的弱点和他们拼消耗

这两条建议都被采纳,曹魏帝国的漏洞被打上了补丁,使诸葛亮的北伐更加举步维艰司马孚因功升任尚书令(中央政府秘书长)

夹缝求生 59岁,魏明帝曹睿驾崩,齐王曹芳即位,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司马孚担心遭到曹爽集团的打击,以离休的姿态什么事都不管了

69岁,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孚是主要参与者他的任务是和司马师一起控制住重中之重的司马门(偏偏是这个名字),控制皇宫政变成功,司马孚因功进爵长社县侯,保持尚书令官位的基础上又兼任侍中,不久又升任司空

71岁,太尉王凌发动淮南一叛,被司马懿消灭司马孚接替太尉(国防委员长),这一年,司马懿去世

73岁,声望达到顶点的吴国太傅诸葛恪倾全国之兵围攻围攻魏国的军事重镇合肥新城 司马孚领兵二十万防御,诸将都想迅速出击,司马孚说进攻的一方是要吃亏的,咱们先用坚城消耗他一下,不必和他硬拼故意滞留了一个月才进军,吴军爆发瘟疫,听说魏国援军将至,果然望风而逃这次成功其实颇为侥幸,并不能说明司马孚有多么高明只是当时魏国军政大权已经在司马师手中,司马孚作为司马家族最年长的长辈,官位已经位极人臣,不求立功但求稳妥罢了

74岁,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司马孚没有参与

75岁,姜维来袭,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战败,司马孚镇守关中,统领大军依然不与姜维交兵,坐待姜维败于征西将军邓艾与安西将军陈泰之手姜维撤退,司马孚回到京城,出任太傅(皇帝的老师)

魏之贞士80岁,魏国丞相司马昭要篡位的心思,连大街的老头儿都知道了魏帝曹髦不甘心做亡国之君,谋划在宫中设伏擒杀司马昭,不幸被叛徒出卖曹髦一不做二不休,拼死一击带领几百名由禁卫军和老弱仆人组成的队伍向丞相府进发,虽然以曹髦的这点兵力无异于飞蛾扑火但他毕竟是名义上的皇帝,他手持宝剑,站在车上亲自指挥相府上上下下谁也不敢和皇帝动手危急时刻,司马昭的头心腹贾充想挺身而出又不敢自己动手,就忽悠当时恰巧在他身边的太子舍人成济司马公平时养着你们是干什么的?还不赶紧上!成济心眼实诚,仗着有贾充撑腰,一矛就把皇帝从车上戳下去,还不放心,又补上一矛,把皇帝刺穿,曹髦当场死去

中国历史上,毒杀皇帝的事例不少,反正可以对外宣称是暴病而亡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弑君的,仅此一例当时的朝中大臣得到消息谁也不敢前去,唯有司马孚以80高龄赶到现场,把曹髦的头放到自己腿上哭着说我来晚了啊并要求严办主谋

司马昭闻讯,赶紧逼太后立了一个完全听话的傀儡曹奂为帝将刚刚死去的曹髦追贬为庶人司马孚看不下去了,要求至少要以诸侯王的礼仪埋葬曹髦司马昭碍于他是长辈,不得不给这个面子

85岁,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司马孚去送别,拉着曹奂的手,难以自制地老泪纵横,说臣到死那天都是魏臣司马炎称帝,封司马孚为安平王,食邑四万户(其他诸侯王最多不得超过两万户)、太宰(皇室委员会委员长)、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中层官员)、都督中外诸军事(天下兵马大元帅)、设置官署(可以任命自己的属官)
每次参加宴会,晋武帝司马炎都向他下跪行礼,敬酒为他祝寿,并让他出行乘坐和皇帝一样规格的车驾司马孚虽然受到了这样的尊崇,但并不觉得光荣,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始终闷闷不乐,忧郁叹息

92岁,司马孚去世遗言说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我是魏国的纯臣,来自河内郡温县的司马孚,我没有像伊尹周公那样匡扶社稷,也没有像伯夷、柳下惠那样刚烈偏执,我这一辈子做人做事,始终坚持原则,我死后要用最简单的薄棺材,穿着平时的衣服下葬)

一生真伪复谁知后世对司马孚的评价有很大的分歧赞扬他的人说他妥妥的魏国忠臣,反对他的人说他是得便宜卖乖,左一句我来晚了,右一句我来晚了,唯独分蛋糕的时候他不来晚惺惺作态、大伪似真、大奸似忠

司马孚并不高尚,但也不至于是一奸诈小人,他只是一个深陷忠孝难两全困境的矛盾、痛苦的人懂得羞愧的司马孚是做人的底线,他以魏国纯臣的姿态恶心司马炎,导致在他身后,他的子孙备受打压在士族普遍倾向于孝先于忠、父先于君、家先于国的时代,难道要求司马孚与家族决裂,去大义灭亲?即便他有这个心,离开了司马家族的他,也只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根本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评论  2  访客  0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