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国演义》的地理问题

评论字数 14804阅读模式

矢志北伐、鞠躬尽瘁

聚焦《三国演义》的地理问题
聚焦《三国演义》的地理问题
三峡蓄水之前,白帝城永安宫进行拆迁刘备与诸葛亮的彩塑雕像一如《三国演义》中的描写那样凝重与悲戚其实鱼水君臣这众多溢美之词描绘成表象背后,许还有着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隐情历史上的刘备和诸葛亮也并非如罗贯中所写的那样,锦瑟合鸣得没有一点不和谐音摄影/周辉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在建兴六年(228年)春,发动了北伐,开始了他生命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六出祁山整个北伐期间,诸葛亮都以汉中为根据地从汉中翻越秦岭,北进关中,共有四条通道,从东到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

子午道是从汉中向东到洋县,沿汉水向东再折向北,过宁陕县,经子午镇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古人以北为子,以南为午,故称子午道子午道也是当年刘邦入蜀的通道傥骆道也是从汉中向东,经成固到洋县,沿傥水经骆谷关,再沿骆河到陕西周至因其沿傥水、骆河而行,故名傥骆道傥骆道开辟时间较晚,路途艰险,历史上使用很少褒斜道是沿褒水(又称黑龙江)和斜水(今石头河)开辟的翻越秦岭的著名通道,南起汉中城北的褒谷口,北到县(今陕西眉县)的斜谷口二水都发源于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山,褒水南流入汉水,斜水北流入渭河褒斜道南连入蜀的金牛道,是川陕之间的主要通道陈仓道是从汉中向西再向北,迂回经勉县、略阳、青泥岭、凤县、古散关,至陈仓(今陕西宝鸡)此道北沿塔河,南连嘉陵江,道路平缓,但嘉陵江上游峡谷深险,迂回费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

面临川陕之间的上述通道,诸葛亮必须做出选择此时,大将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即由他率军五千,走子午谷,直取长安;而诸葛亮率大军走褒斜道,与魏延会师长安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他认为魏延的计划过于冒险,没有采用他采取的则是迂回战略,从汉中向西,走平坦大道直指陇右(今陕西陇县西部和甘一带)他看准了凉州(治所在今甘武威县)是曹魏的薄弱地带,拿下凉州,再东下关中便很容易了,这样可以避开翻越秦岭的困难凉州兵马充足,关中粮秣丰富,都是长期作战必需的资源蜀军占据关中,可以直出潼关,大举进攻中原,并与孙吴军队两面夹击魏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

这次出兵,诸葛亮采用了声东击西谋略命赵云率偏军出兵褒斜道,扬言从斜谷进攻县,他自己则亲率主力军,由阳平关(故址在今陕西勉县老城乡)出发,出兵陇右,进攻祁山(今甘礼县东北)诸葛亮占据祁山,曹魏方面措手不及,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叛魏而降蜀,关中震动魏明帝亲自坐镇长安,命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即关西),抵御赵云;右将军张进兵陇右,抵御诸葛亮诸葛亮命参军马谡为先锋,率军与张战于街亭(今甘庄浪东南)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远离水源,屯兵山上,被张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功亏一篑,他被迫退回汉中,三郡得而复失赵云退军时为阻止魏军追击,烧毁了栈道,从斜谷退回汉中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

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由于第一次北伐走陇右出祁山,魏军在凉州已加严防;赵云第一次北伐时烧毁栈道,褒斜道短期内无法使用;傥骆道过于艰险,子午道也早被否定这样,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惟一可选的进兵路线只有陈仓道于是他亲率大军走陈仓道,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以东)他认为陈仓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陈仓城很小,守军不多,预计数万大军攻破千余守兵,三五日即可但他没有充分敌情,而对手曹真早料到了他的心思,事先已命守将郝昭加固城防,结果诸葛亮攻城二十余日不克,粮尽退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

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有了前两次的失利,走祁山、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都有困难,诸葛亮这次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他命将军陈式攻打祁山之南的武都(治所在今甘成县西北)、阴平(治所在今甘文县西)二郡魏国雍州刺史郭淮率兵欲击陈式,诸葛亮亲自北上至建威(今甘西和),郭淮自料不敌,连忙撤退,蜀军取得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二郡,为日后再出祁山打下基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

聚焦《三国演义》的地理问题

建兴八年(230年)秋,魏国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等分路进攻汉中,曹真分两路走褒斜道和子午道,司马懿从西县(今陕西安康)逆汉水而西进而诸葛亮屯兵城固(今属陕西)、赤阪(今陕西洋县),准备迎敌,并命大将魏延西入羌中,袭扰曹魏后方由于连续大雨三十余日,道路断绝,魏军损失严重,不战而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

聚焦《三国演义》的地理问题

建兴九年(231年)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目标仍然是凉州这是他第二次出祁山魏国西部主帅、大司马曹真此时病重,魏明帝便命大将军司马懿统率诸军对抗诸葛亮诸葛亮分兵攻取祁山,亲率主力进攻上(今甘天水),打败魏将费曜、郭淮,趁势收割当地小麦,然后以退兵之计诱敌,大破魏军,司马懿坚守不战此时,李严因粮运不继,假传圣旨,让诸葛亮退军诸葛亮撤退时,在木门道(祁山以东)乘高设伏,打败追兵,射死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

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他考虑到前几次出兵陇右均不成功,这次遂改变策略,直入关中他率领十万大军,从褒斜道出斜谷,屯兵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渭河南岸)司马懿渡过渭水,背水筑营,与蜀军对峙于渭滨,坚壁不战诸葛亮便分兵屯田,以解决军粮问题,准备同魏国作持久战相持到这年八月,诸葛亮病逝蜀军在杨仪指挥下,安全撤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

聚焦《三国演义》的地理问题
中国地理地势的大格局,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这种海拔高度差造成下坡容易上坡难,顺水容易逆水难的特点,让双向运输能力严重不对称益州处于四川盆地,从地理上不利于蜀军北越秦岭图略魏国因为,四川盆地的海拔高度不到五百米而秦岭的海拔高度在一千至一千五百米所以有学者认为,诸葛亮五度北伐无功而返原因之一,因为他忽略了秦岭海拔高度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摄影/于小天
聚焦《三国演义》的地理问题
褒斜道横跨秦岭山脉,是中国古人为了征服秦岭天险,沟通关中平原与汉中、四川盆地往来而沿着河谷走向,依山傍水、凿石架木开出的一条山间古栈道褒斜道是诸葛亮北伐的战略要道为解决粮食运输问题,他不仅维修了栈道,而且用木牛流马把粮食和作战物资,通过褒斜道不断北运,供应前线备用第五次北伐时,他亲率大军就是走的此道,出斜谷关,攻占了五丈原病逝后,他的遗体从这条栈道运回定军山安葬 摄影/税晓杰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617.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