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石秀—从底层打拼出来的黑道大哥(1)

  一、初遇杨雄
  石秀家原是金陵建康府(现南京市)的一个屠户,后来随叔叔到北地倒卖马匹,不巧叔父中途病死而生意亏本,于是石秀就流落到蓟州(今河北蓟县,实际上作为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蓟州当时应控制在辽国手中,这里仍按水浒的说法为准),靠打些零工、卖柴为生。石秀的出身在梁山众人中,可以说是比较低微的,相当于现在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的民工,算是当时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长期底层生活的艰辛,使得石秀磨练得非常成熟老练。虽然年仅28岁,也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石秀为人处事之老到、情商之高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年龄。这在后面同他的结义大哥、身为蓟州监狱监狱长兼行刑队长的杨雄相比,就特别明显。
  石秀为人精明强干又身怀一身武艺,水浒上说他武功不低于孙立,而孙立是可以同呼延灼斗30多个回合不败的。这样的人在乱世之中,定然是个草莽英雄,而在北宋末年这个貌似太平盛世的腐败社会中,却只能在底层挣扎。当然这样的人物注定不会永远是池中之鱼,总有机会让他一飞冲天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石秀结识了杨雄,当时杨雄正与蓟州当地驻军的士兵张保及几个社会闲散人员纠纷之中。起因是张保一伙见杨雄处决完犯人后拿了一笔奖金而不愤,有意上前挑衅、意图抢夺奖金。施大爷安排这个桥断,无非是为了引石秀出场。否则以杨雄的身份——蓟州市监狱长兼行刑队长、前任市长的亲戚、现任市长的相识,张保不过是个普通士兵,断无如此大胆之理。果然石秀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以杨雄当时披红挂绿的招摇,石秀应该是知道他身份的,这对石秀也是个机会。杨雄的本事实在不怎么高,以日后梁山排名32的身份,竟然被张保和两个小混混逼住,“动挥不得”,幸亏石秀出手把张保一伙全打倒了,否则杨雄这个脸就丢大了。石秀的出手惊动了正好路过的戴宗、杨林。戴宗看石秀的功夫不错就有意接纳,试图为梁山招募石秀。于是戴、杨两人就拉石秀到酒馆里喝两杯。酒桌上,戴宗劝石秀,老弟这么一身本事,就在这里当个小民工忒浪费了,不如索性到江湖上混混,弄个下半辈子快活日子。石秀相当老练、也不正面回应,就说:我也就会这几手三脚猫功夫,别无所长,要发达快活也难啊。戴宗见有戏,就进一步地劝说,如今这个年头社会墨墨黑,政府里面全是贪官污吏挡路,我一个哥们现在就在道上混,投了梁山的宋老大(其实当时梁山的老大还是晁盖,不过戴宗眼里只有宋江没有晁盖),那边吃香的、喝辣的、大把抓钱,要是到时候再一漂白,没准还能弄个官儿当当。这话就很露骨了,石秀岂能不明白对方招揽之意。对石秀来说,本来就是社会最底层,没什么可失去的,上黑道搏一下未尝不是条出路。于是也放了个试探气球,唉! 就算想去也没有门路啊。话说到这个份上,双方都是明白人,戴宗就挑明身份,说这没问题,包在哥哥我身上。这一段水浒上描写得很精彩,石秀和戴宗的这段对话,把石秀这个底层人物的狡黠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也为将来石秀上梁山打下了伏笔。 石秀帮了杨雄后,杨雄十分感激,也有心结交,带了手下抢回财物后就找石秀喝酒,表达谢意。石秀知道杨雄的身份,于是就报出自己的家世,并说我这个人路见不平,就要舍命相助,所以人称拼命三郎,现在比较潦倒,靠卖柴为生。杨雄看石秀一表人才,又武艺高强、为人仗义,有心收纳为小弟,于是就建议结拜为兄弟。石秀身份低微,既然杨雄这么说当然没有不同意之理。对石秀来说,如何摆脱社会最底层的生活,恐怕是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水浒上说“石秀见说大喜,便说道:‘不敢动问节级贵庚?’杨雄道:‘我今年二十九岁。’石秀道:‘小弟今年二十八岁,就请节级坐,受小弟拜为哥哥。’”
  杨雄在蓟州市也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既然石秀同杨雄结拜为兄弟,断无再去当民工、卖柴度日之理。碰巧杨雄的老丈人潘公有家肉铺,而石秀祖上正好是干这一行的,于是潘公就让石秀来当这个肉铺的经理,石秀也就住在了杨雄家。一时间石秀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慢慢也算进入中产阶级行列,所以投靠梁山的心也就淡了许多。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