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设计解冤仇(1)

  孔明见他不开口,这个面子不能下台,非得要他的命。棍头朝起一抬,对着和尚头:“去吧!”朝下砸。前两棍并不危险,武松存心偏让,最危险的就是这第三棍。孔明居心是朝下打,和尚居心不让,准备死。说时迟,那时快,孔明的棍头才举起来,就在这时,半山上来了一位,跑得跌跌冲冲,顶调喊岔了声:“贤弟,你不能打,愚兄来也!”这一位喊的喉音固然是高,所好者白虎山大而不高,山下人虽多,鸦雀无声。就这一声喊,孔大爷听得明明白白,知道是哪位的喉音,吓得把棍子朝回一缩,掉过脸来就朝山上望了。
  来的是什么人?这一位是《水浒》书中最出色的人物。身高七尺,个子不高,也不难看,黑黪黪的面庞,黑得不犯嫌。依稀蚕眉,仿佛凤目,整鼻梁,四方口,三绺长须,大耳厚垂。头戴吏巾,身穿吏服,丝带缎靴,是一副公门中书吏的打扮。猛一看这位相貌倒也平常,仔细望望,有点惊人哩!不怒自威,威风含蓄在内。莫怪将来能为梁山领袖,替天行道,直使平民百姓闻名下拜,奸臣佞党丧胆惊魂。对这一位,我有几句赞他: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厚厚两耳垂肩,皎皎双睛点漆。坐下时宛如虎象,行动时犹若龙行。身长七尺,有养济万人之肚量,怀恩泽四海之雄心。刀笔杆起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人称及时雨,豪杰宋公明。这位姓宋名江,字公明,排行第三。有两个美号:一名“及时雨”,一名“呼保义”。因他义气过人,仗义疏财,挥金如土,济困扶危,有求必应,因此才得到这两个外号。他是山东济州郓城西门外八里宋家村人氏,这个庄子没有第二姓,宋氏大族。父母全堂,他还有个胞弟行四,叫铁扇子宋清。宋江原来在郓城县充当刑房书办,他腹中的文字渊深,在刑房书办之中,是一位最出色的人才,例律透熟。郓城县的百姓也很爱戴他。对于当地的百姓有什么诉讼,他决不贪污,袒护百姓。郓城知县也是一位清官,彼此处得甚好。因他去年八月间怒杀阎惜姣,惧法溜逃,逃到河北沧州小梁王柴进府中。他同柴进原有旧交,彼此慕才。因他路过山东阳谷县,巧遇武大郎,无意中谈及他要到柴庄,武大郎才托他到柴庄给武松带口信。武松得到这个消息,才晓得胞兄移居阳谷县。他当时同武松虽是初会,一见如故,同武松结拜金兰。武松到山东阳谷县寻兄,宋江就在柴庄避祸。
  他怎么到白虎山来的?因宋江有个拜弟,叫小李广花荣。花荣原是官宦之后,最近他得了缺,任清风寨武职寨官。花荣不但同宋江拜过,而且过去又受过宋江的重恩。花荣听人传说,宋江为命案到柴庄避祸,便托人带了封信到柴庄。信中请盟兄到清风寨,到他衙门内盘桓。宋江接到书信,不久便同柴进分别。他由柴庄动身,奔青州管辖的清风寨。三日前从白虎山经过,巧遇二孔,二孔听说是宋江,便与宋江结拜金兰。宋江本想要走,因夜间这场大雪,人不留人天留人。我上文说孔二爷下山踏雪寻梅,家中有贵客在此,贵客是哪个?就是宋公明。
  宋江既在白虎山,他怎么到这一刻才来解围的?山下闹成这样子,他应该早晓得了。这也有个道理:孔二爷下山踏雪寻梅,宋江不晓得;孔二爷被打回来,宋江也不晓得;孔大爷在前山拉队伍下山,宋江也不知道。因为白虎山地方很大,他今日一早起来,就被太公孔荣请到后山的住宅吃早点,围炉下棋,所以前头的事他一律不知。二孔又关照手下,他们的事不能让三老爷晓得。宋江又怎么得到信的呢?原来他正陪太公下棋,只听见暖帘外有两个孩子低低地说话,被宋三爷听见了。“老哥,你可晓得二爷下山踏雪寻梅,在白虎镇酒店里饮酒,遇到个和尚抢他的大菜吃,把他的下巴颏子打得掉下来。他回来告诉大爷,大爷带人下山把和尚捉住,在山根下树头上拷打。二爷在后面睡觉,还不知道,我来送个信给二爷,好让他下山去报仇。”宋江这一听,啊呀!我在这里下棋,外头出事我还不知道,孔家兄弟怎么同和尚为难?如把这个和尚打死了怎么好!我既晓得,岂能见死不救?
  宋江站起身:“老伯休息一下,小侄告便,就来奉陪。”说着暖帘一掀,这孩子正要送信给孔亮,宋江一声喊:“站住,你们不可给二爷送信,他的性情暴躁。你前厢带路,把我带到山下解围。”孩子不敢违拗,领着宋江,三爷连连催着:“快走!”大亏他们跑得快,跑到半山,出寨门,就看见山下人山人海,山根旁边树上吊了个人。见孔明刚举铁棍,宋江顶调一声喊,孔明熟悉宋三爷的喉音。他敬服三哥如神,三哥说一句话,他一个字也不敢拗别①,所以将棍子垂下,望着宋江。
  宋江跑到他旁边,上气不接下气,伸手从他手里把铁棍拿过来,拄在地下当拐棍。喘息片刻,心平气和,把铁棍朝喽兵手里一递:“代我拿上山去!”孩子更不敢同三爷违拗,不但把铁棍拿走,连坐的折叠椅一起扛上山去。宋三爷笑嘻嘻地望着孔明:“孔贤弟,你为何要同出家人为难?出家人是弱门,你就把他欺倒了,你又怎样?”“你老不知道,这个和尚万不能饶!这个出家人比在家人狠,如饶恕他,他杀上山,活老鼠都不留。”“贤弟,你且等在旁边,待愚兄来看一看。”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