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为何此人能开国称王,独霸一方?

评论字数 2731阅读模式

有人说《水浒》后五十回非施耐庵的手笔,是别人的狗尾续貂,但就算是续写,我认为比高鄂续写《红楼》高明多了李俊等人的命运的安排就是非常精彩的情节在即将遭遇鸟尽弓藏之命运时  且说李俊三人竟来寻见费保四个,不负前约,七人都在榆柳庄上议定了,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华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童威、费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职,自取其乐,另霸海滨,这是李俊的后话诗曰  知几君子事,明哲迈夷伦  重结义中义,更全身外身  浔水舟无系,榆庄柳又新  谁知天海阔,别有一家人  这三人的选择,不但和傻乎乎上套的宋江、卢俊义、吴用、李逵相比,不知高明了多少,即使比逍遥快活的燕青、云游天下的公孙胜、假戏真做而出家的武松,更明智也更有价值  揭阳岭上,过一辈子谋财害命的地霸生活,非李俊、童威、童猛真心所愿,他们和宋江、吴用等人一样,是有着比较高远的政治追求,所以他们也和宋江一样,竭力结交天下的英豪,以备不时之需当李俊从李立的屠刀下救下了宋江后,他们认为凭自己的名望和实力,还不足以成事,必须依靠一棵更大的树这棵树现在找到了,就是名满黑白两道的宋押司宋三郎大哥为此,他们在宋江和戴宗即将被处斩时,及时出手相救,赌了一把,积累了后来上梁山的资本但他们这种行为和晁盖的报恩、李逵的愚忠不太一样,他们不如说是种及时的投机当梁山诸人在江州城里劫了法场以后,逃到江边,被滚滚的大江挡住,正在束手无策时,李俊和童氏兄弟、张氏兄弟及时出现来接应,这是大旱降甘霖之举当张顺说今日我们正要杀入江州,要劫牢救哥哥,不想仁兄已有好汉们救出,来到这里这是张顺、李俊他们为了表忠心的矫情之语,这些开酒店、划渡船、贩私盐、操纵渔市的揭阳派人物,太明白生意之道,不会轻易做亏本的买卖让他们单独去劫法场,没这个能力只能白白送死,因此他们不冒这个险当宋江被救出来后,他们当然要及时出力,好参与分一瓢羹以宋江之谋,对这些小伎俩自然心知肚明,但都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事情,将来的路还很长,兄弟们还得互相照顾  因而,就如我在上文所说的那样,虽然宋江结识揭阳派人物早于戴宗、李逵,但揭阳派从来就是有着独立立场清醒认识的一个小集团,宋江的大哥权威不能真正影响其心灵因此对梁山的扩大、发展到招安,他们都有着独立的判断所以,战袍未解,又被派出去征讨方腊,他们预料到此去凶多吉少当李俊在太湖中遇见干他们当年相同买卖的费保四人时,一见如故费保还特意问起了张顺,李俊回答说张顺是我弟兄,亦做同班水军头领,现在江阴地面,收捕贼人改日同他来,却和你们相会此时,李俊不但在为自己,也在为他的揭阳派兄弟寻找退路而费保的一席话,说到李俊的心坎上  小弟虽是个愚卤匹夫,曾闻聪明人道‘世事有成必有败,为人有兴必有衰’哥哥在梁山泊,勋业至今,已经数十余载,更兼百战百胜去破辽国时,不曾损折了一个兄弟;今番收方腊,眼见挫动锐气,天数不久为何小弟不愿为官?为因世情不好有日太平之后,一个个必然来侵害你性命自古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此言极妙!今我四人,既已结义了,哥哥三人,何不趁此气数未尽之时,寻个了身达命之处,对付些钱财,打了一只大船,聚集几人水手,江海内寻个净办处安身,以终天年,岂不美哉!  作者借太湖水贼之口,道出了千古王朝更替,都未曾改变的历史规律,即不论才与不才,在这个世上生存都是第一要务,如何生存也是最大的学问,无论是功臣还是草民概莫能外李俊听这番话后大喜而拜仁兄,重蒙教导,指引愚迷,十分全美容待收伏方腊后,李俊引两个兄弟,径来相投,万望带挈是必贤弟们先准备下这条门路若负今日之言,天实厌之,非为男子也不但费保,包括李俊,实际上已经看到了征讨方腊的非正义性,自己当年反朝廷,招安后一去攻打当年的同盟军,那么他们失去了天下人的道义支持当年在梁山自诩替天行道,方腊干着同样的事情,难道不是替天行道?此时,在朝廷心中,他们依然是反贼,在百姓中,他们是叛徒他们违背了江湖的大义,那么他们也就丧失了支撑这个集团的最后一根柱子  特别是张顺丧身于涌金门,张横病故在途中后,更坚决了他们及时而退的决心,因此李俊诈称得病,骗过了宋江然后三人汇合太湖群雄,扬帆出洋,开辟了另一番新天地燕青对卢俊义,戴宗对宋江,还有放不下的主仆情结,而李俊以合伙人平等的心态对待宋江,因此没必要给他说实话当年看到和你合伙买卖有赚头,就把全部资本注入你那里,现在看在这样下去就会血本无归了,那不如及时撤资,另找合伙人去海外发展燕青的生存之道和当年范蠡一样,放弃了自己当初的追求,作陶朱公那样的富翁,但我想他们即使有豪宅美妇,晚年想起青春年华的烽火岁月,到底意难平而李俊他们则不然,视野更开阔,在海外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大约从唐宋开始,中国人虽然熟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已经明白天下之外,更有天下唐之强盛让外夷艳羡不已,因此迫不得已是不会去海外发展的元朝灭亡后,从明代开始,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像番薯、棉花等传入了中土,人们对海外有了更多的认识当故乡成为危邦、乱邦时,去国怀乡是他们自然的选择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也塑造了两个李俊式的人物,就是明初远走西域的张无忌和明末漂流到南洋的袁承志  正如宋江、吴用这些聪明人没有彻底参悟透彻,而李俊、费保这些粗人却能做出正确选择一样读书人往往有故国之心理负担、明君之痴迷幻想,他们要么屈身去迎合皇家的取用标准,要么不得以隐居于山林而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的百姓,既没有那些个幻想,又有现实的生存压力,他们于是纷纷去了南洋  可此时中央王朝的态度和以英王为代表的欧洲君主截然相反明清的皇帝,采取了严酷的禁海政策,片帆不能出海你想呀,煌煌天朝,富有四海,老百姓却活不下去只能到海外去讨生活,朝廷多没有面子呀,因此对下南洋的偷渡客,必须严加打击当这些人在海外遭受委屈时,想让天朝为子民们撑腰,可如乾隆这样的明君都认为,那些天朝弃民,自己叛离祖宗社稷,到外面受人欺负,那是活该!就像一个老爷子一样,自己不把身边的子孙当人,还以父母在,不远游等歪理将子孙绑在身边,连人家走出家庭到外面寻找做人资格的机会都不给而来到新大陆的欧洲人,虽然许多也是遭受宗教迫害,对旧欧洲失望的难民,但人家国王不阻挡,甚至还提供方便因此,欧洲人才能开万顷碧波,把他们的文化,输送到全球人家国王至少给臣民用脚投票的权利  孔子那个时代,至少还有浮槎于海的自由,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百姓有这个自由吗?只有到了清末,国门被别人打开了,在惶恐与惊奇中,中国人开始被动地大批浮于海,王朝想拦已经拦不住了,因为满清已经快完蛋了,日益失去了对臣民的控制力  没有用手投票的权利可悲,可连用脚投票的权利都没有,岂不更可悲?

水浒为何此人能开国称王,独霸一方?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9718.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9718.html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9718.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